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模式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7.38
【图文】:
54%814%4续深造;对“找到理想工作最重要的因素”这一选项的答案统计发现,74.生认为是“综合素质”,16.%8的选择“正确的自我定位”。调查结果显生普遍认为用人单位在考虑录用大学生时最关心的因素是综合素质和;61.%8的大学生把第一份工作的期望值定在1000一2000元之间。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观念总体务实,他们对待初次择一份工作的期望值、个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都有比较理性的认生在择业时重视经济价值和个人价值,把经济利益、物质待遇和自我价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这种择业观相对于传统的择业观发生了很大,就业不再纯粹是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和个人谋生的手段,这更有利于个创造性的发挥。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社会责任感越化的趋向,仅有0.%6的大学生择业时,把社会需要摆在首位,大部分大了回报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排列于“能发挥自己的才能(55.6%)”、“符合个人兴趣(53.5%)”之前;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收入相对较好的企业,成了许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所占比例高达5%6,其中,三资企业占49.%2,其次是相对稳定的国家机关,占22.%6(见图2);对“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你最愿意选择…”这一问题,77.%9的大学生选择“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比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只有5.%3的学生愿意到西部地区和人才紧缺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在就业城市的选择上,你倾向于选择…”市”,2这一问题上,65.%9的大学生选择“大城市”,31.%2的学生选择“中小城.%9的选择“县城或其他”;(见图3)在“你愿意到基层工作吗?”问题中,28.%3的大学生认为下基层很有必要
这一问题上,65.%9的大学生选择“大城市”,31.%2的学生选择“中小城.%9的选择“县城或其他”;(见图3)在“你愿意到基层工作吗?”问题中,28.%3的大学生认为下基层很有必要,愿意去工作;但同时也有9这一7%的大学生出于种种原因明确表示不愿意去基层工作,显得顾虑重重,60.%2的学生表示看情况再决定;在“你对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预期月薪”这一选项中,29.%4的大学生选择在2000一3000之间,5.%8的选择3000元以上。问及毕业生“跳槽”或“想跳槽”的主要原因时,“单位的薪酬福利待遇不理想”高居榜首。由此可见,大学生求职择业中的功利化心理比较明显,虚荣心严重,他们较多考虑物质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图2:就业单位的性质的选择调查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彭桂良;;大学生就业焦虑及其心理干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2 刘小玲;刘晓燕;;专科生就业消极心理及其心理指导[J];时代人物;2008年04期
3 郑丽;杨霞;梁小军;;关于信息技术态度学习的心理分析[J];时代人物;2008年06期
4 左克锐;;浅析大学生就业受挫心理及其调适[J];青年文学家;2012年17期
5 陈志彬;;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初探[J];文教资料;2009年03期
6 朱继欢;;新形势下大学生发展性生涯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丽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乐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伍明辉;大学毕业生就业社会支持、认知评价与就业焦虑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闫晶晶;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瑞莲;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谷晶;中日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聪;地方师范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就业现况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超;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7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5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