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隐性文化建设探析

发布时间:2020-07-16 09:26
【摘要】:高等学校的隐性文化,是高等学校教育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由一所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氛围、文化精神铸成的,是大学的内在特征。它在学校中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它存在于整个学校生活的广阔领域;它教育、塑造和熏陶着学生,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高等学校隐性文化建设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我国高校坚持学术自由、学术民主,办学质量,先进的办学理念,每一位教师特别是教授的学术思想、学术风格,是形成高校隐性文化的“场”。我国高校应借助于形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学校文化氛围;借助于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价值观念,借助于校园环境、校训、校史、校歌等,建设起具有本学校特色的、健康向上的隐性文化。高校学生在学校良好的隐性文化氛围中,始终受到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感染和激励,从而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来探讨高校的隐性文化,通过对高校隐性文化建设的研究,提出构建良好的隐性文化氛围几点设想,使高校隐性文化建设的研究成为高校教育实践者身边实实在在的问题。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地探讨了高校隐性文化的概念、性质、特征、功能、以及构成因素等一些最基本问题; 第二部分简要分析了高校隐性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困难,探讨了高校隐性文化建设的意义; 第三部分对高校隐性文化建设提出一些具体的构想。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茂徐;;论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03期

2 曾穗菁;;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隐性课程的建设[J];职业技术;2008年05期

3 姚红;陈四兰;;关于高校隐性文化建设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4 孟蕴华;;高校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王淮庆;;对大学新生开发隐形课程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年30期

6 李大健;;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11期

7 张苏平;;浅析高校校园文化中的隐性课程建设[J];南方论刊;2009年03期

8 谢冬兴;;高校乒乓球实践课教学中隐性课程及效益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9年23期

9 张秋红;;潜在课程在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5期

10 常文慧;;开设隐性课程,提高高校教育质量[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红岭;;试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秦怡;;关于高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高校论文一等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宁;王吉;;关于完善会计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5 刘明达;;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丹梅;王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深入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培雅;;加强源头治理 促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丹梅;王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深入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9 李九丽;;以高校廉政文化推动和谐校园建设[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韩富;郑福平;田媛;;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高校创建工作年年上台阶[N];安徽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鲍道苏 李燕铭;让高校有更多自主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柯昌万;陕西严禁高校“双轨”收费[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记者 范绪锋;让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黄顺安,周学宁,杨明明;外教纳税占厦门高校个税三成[N];中国税务报;2004年

6 吴长亮;高校自主招生难“自主”[N];解放日报;2004年

7 记者 应丽斋 张敏 见习记者 郑炜君;对接 沟通 合作[N];嘉兴日报;2005年

8 李丹 马小宝;天大科技综合实力名列高校前茅[N];科技日报;2000年

9 记者董洪亮;高校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之一[N];人民日报;2002年

10 李安方;大学扩招的背后[N];社会科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文清;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D];四川大学;2004年

2 赵君;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9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咏梅;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先国;高校隐性文化建设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肖红艳;信息化条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泽娟;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雪惠;论生涯教育思想与我国高校生涯教育建设[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5 步德胜;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常莉彬;长春市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智萍;高校发展性学生评教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黎胤;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刘蓓蓓;重庆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10 舒慧东;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知识管理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57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57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2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