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个人奋斗与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18:18
【摘要】:在西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到目前为止已有大量研究,而国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十几年来,主观幸福感研究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课题。目前,国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是从人格特质的角度着手,而从动机的角度入手的却较少。个人奋斗是动机研究取向中的一种,代表了人格心理学中一种新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针对主观幸福感研究中的局限,同时从人格心理学中的特质取向和动机取向来研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以丰富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 本研究以大学本科生为被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个人奋斗量表和情绪量表的翻译修订。首先通过专家独立翻译、集体讨论的形式将个人奋斗量表和情绪量表翻译成中文,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翻译修订后的情绪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而个人奋斗量表也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第二阶段,正式施测。将大五人格问卷(60个项目)、个人奋斗问卷(25个项目)、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问卷(36个项目)、情绪问卷(9个项目)作为一整套问卷,对武汉市六所高校的本科生正式施测。对533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人格特质和个人奋斗都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大于个人奋斗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人格特质对个人奋斗有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深入探讨了大五人格各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个人奋斗各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人格特质与个人奋斗的关系。最后,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对人格特质、个人奋斗、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宇婷;;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3年17期

2 张兴贵,郑雪;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问题[J];心理科学;2002年06期

3 王艳净;耿晓伟;;大五人格宜人性与社会支持的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12期

4 刘继亮,孔克勤;进化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J];心理科学;2000年06期

5 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苏彦捷;;动物个体差异研究对人格心理学的贡献[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08年01期

7 马伶;;大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5年Z2期

8 张开荆;;人格心理学中的特质论与情境论之争述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郭新娣;;案例教学视角下人格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内蒙古教育;2017年02期

10 黄玲玲;;自己的场是他人的域[J];湖南教育(D版);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平媛;李虹;;星座血型与人格特质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杨眉;;论《健康人格心理学》课程的建设与特色——兼谈人格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3 王玉;;试论人格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王垒;;人格动态结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侯玉波;苗丹民;刘旭峰;;中国人的人格:理论与应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艾力;李庆安;定明;;大五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精进的中介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郑剑虹;;生命故事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8 张杉杉;林增学;;依恋测量方法的回顾与反思[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林婷婷;胡平;;幽默是一种积极的特质吗?幽默风格对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A];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0 王玉;;心理学课程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系 杨荣华;人格心理学面临的四个根本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邓勤;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N];新华书目报;2018年

3 黄希庭;有门科学研究“人格”[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陈麟;在阅读中实现自我疗愈[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8年

5 本报实习生 王艳;校园恋曲:你准备好了吗?[N];科学时报;2011年

6 曹文雯 吴继霞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基于人类语音推断人格特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7 杨眉;“和而不同”与人格特质[N];中国青年报;2017年

8 刘中;创业者适合的人格特质[N];山西科技报;2003年

9 杨玲 徐景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手机使用对认知有消极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10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陈颖;提取练习可提高预测判断准确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同辉;中体而西用,返本以开新—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玉花;中国传统人格思想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张田;“得寸进尺”还是“适可而止”[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朱晨海;近现代中国文化名人人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吕薇;积极人格特质个体的社会应激反应及其自主神经调节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广新;组织情境下管理者人格特质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志爱;社会互动情景下群体内疚的心理和神经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10 高红丽;智能讨论系统中的适应性认知多样性对讨论效果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慧芳;大学生个人奋斗与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卢莹;《人格理论》(第二章)翻译实践报告[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李莉;研究生人格、主观幸福感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唐天宸;有关人格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若男;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5年

6 许芳;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然;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外向性的内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罗欣;不同幸福感水平者情绪诱发后的自传体记忆的特点[D];西南大学;2018年

9 陈立夫;父母婚姻冲突与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依恋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10 赵燕如;青少年自我超越与主观幸福感及希望水平的关系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6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66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e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