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伦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仲和;北京市高校专业建设工作的回顾与前瞻[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年01期
2 张宝蓉;郑蔚;;台湾地区高校系所评鉴机制及对大陆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5期
3 林火旺;;专业伦理与工作的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田亚梅;王海英;;普通高校专业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J];中国人才;2011年14期
5 李杰;方彬;;浅析高校专业机房的建设与管理[J];华章;2011年23期
6 陈克文;;高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年21期
7 刘新英;;实施高校专业辅导员制开辟学生日常管理教育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8 夏德宏;郭美荣;;高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8期
9 李芳;徐明;;高校专业范畴内课程间关系与教学本质再认识[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10 王晓红;;高考分数线新规定[J];人生十六七;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金美;张凡涛;;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专业体育课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王东方;陈智;赵惠祥;;关于高校学报国际化的思考[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3 王柏华;陈英;王然;;高校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技术模式研究[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邢雅杰;;论高校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互补利用[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娄爱娟;沈志宏;;组建地方高校专业学报的可行性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娄爱娟;沈志宏;;组建地方高校专业学报的可行性探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7 康勇;;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与认识[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8 李克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9 王玮;罗音;孟庆伟;李德全;;农业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体会点滴[A];2005'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谭会辛;周立华;李华基;;运用CAI技术 提高专业课程设计水平[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檀传宝;专业伦理建设是核心[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陈履生;值得关注的“专业伦理”[N];美术报;2009年
3 张毅;高校专业要“钻”进市场[N];光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东华;高校专业应优化结构科学设置[N];淮南日报;2009年
5 记者 陈娟 通讯员 苏江萍;我市探索高校专业人才到企业挂职新模式[N];桂林日报;2009年
6 严宝康;高校专业咋不见“老年学”[N];南方周末;2004年
7 ;部分高校专业解读[N];河南日报;2004年
8 本报实习生 杨玉红 本报记者 宋晓华 吴红梅 孙巡;从人才市场“冷门”看高校专业调整[N];新华日报;2000年
9 徐琪忠 陈毅然;培育高校专业品牌[N];解放日报;2004年
10 隆凤;高校专业报考冷热愈加分明[N];工人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董秀华;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晓灵;奥林匹克文化视野下高校专业体育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张凌洋;经济学视域下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曾广林;中学体育教师专业道德及其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宛莹;高校专业伦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万小娟;中学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仁建;教师合作中的专业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姚俊红;跨课程伦理渗透德育模式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田玉梅;高校专业结构的演变与服务社会相关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唐光洁;论高校专业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技巧[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彩霞;教师教学生活伦理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晓晓;高等院校新专业的设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李艳红;知识经济时代本科专业设置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邹昌明;多元文化下美国教师专业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7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6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