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地区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7 16:32
【摘要】: “学校经费如同教育活动的脊椎”。正如这句话所言,教育经费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建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我国高校收费经历了从免费到收费的历史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已被普遍接受。而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地区差异成为我国不可避免的政策选择。 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地区差异问题。通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地区差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状况,阐明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地区差异是我国不可避免的政策选择。围绕我国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地区差异的基本状况和影响因素,探讨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地区差异带来的影响。 本研究总体结论是: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地区差异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成本、收益、居民的付费能力和付费意愿等的影响;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地区差异的实施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中西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面临严重经费短缺问题。最后立足于中西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提出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建议,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成本分担模式提供一定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峰;高天奇;;公共财政买单——中等技工教育成本分担的终极选择[J];职业;2011年23期

2 孙维克;;从四种服务贸易形式来看广西-东盟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3 梁艳芬;李洪雄;王绵;;湘西高等教育服务“三农”对湘西可持续发展的意义[J];文教资料;2011年17期

4 李岩;;高校教育成本的特点分析[J];华章;2011年24期

5 胡子祥;;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均值结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3期

6 周剑;向林峰;;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问题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2期

7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征稿启事[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董晓航;;实施学分后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整体化弹性教学与管理模式[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9 王向华;张倩;;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生消费者”身份的确立及其意蕴[J];教育科学;2011年03期

10 余梦;;美国大学生“资助包”制度的理念及启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春培;;从“学生中心论”角度分析如何提高高等教育服务水平[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马佳宏;王琴;;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问题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俊学;胡大鹏;;试论教育服务视角下的高等教育供求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温海燕;陈平水;;高等教育经济学逻辑起点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王寰安;;教育成本分担原理的适用条件——一种定价理论的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楚红丽;;学校营销与高等教育消费行为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王雪娟;;构建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方法探寻[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华升;;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启示[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张晓鹏;吴蔚芬;;服务贸易语境下国际分校行为的理论解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朱生利;赵本正;;五个主动适应——论新世纪高校后勤的新思路[A];管理与服务——北京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陈文锋 陈锴;我区对高等教育服务广西新发展做出具体规划[N];法治快报;2010年

2 记者 赵晖;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N];天津日报;2011年

3 尹晓华;尽快制定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N];四川日报;2004年

4 记者李国 通讯员周建;重庆提出教育成本分担机制[N];工人日报;2003年

5 本报通讯员 陈晖 本报记者 张莉贝;台州教育的二00八年,这样走过[N];台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赵学敏;高校生均成本核定:是否可达治“乱”之本[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记者 赵晖 张雯婧;高校接单新任务[N];天津日报;2010年

8 彭兴庭;高等教育学费是一种补偿而不是价格[N];中国经营报;2005年

9 彭兴庭;学费是补偿而不是价格[N];丽水日报;2005年

10 彭兴庭;“因学致贫”拷问大学收费制度[N];重庆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万民;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刘敬严;基于服务营销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许之所;中国高等教育消费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希珍;面向高校MBA教育服务质量的若干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徐颖;基于学生利益的我国高校收费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余远方;教育多元供给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陶美重;高等教育消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吕杰昕;高等教育多元化与学生权益保护[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子祥;高等教育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洪彩真;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扬;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地区差异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耿富云;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路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3 叶才慧;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晓慧;论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法律承诺[D];山东大学;2012年

5 游翔;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冀国忠;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鲁瑶;教师继续教育成本分担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许丽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伟;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年

10 李楠;我国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教育成本分担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72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72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1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