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的方针与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G64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峻,彭文修;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两面性[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胡晓婷;;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战时体制探析[J];黑龙江史志;2009年06期
3 杜怀清;王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推行的边疆教育[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4 冉志;杨化;;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人口政策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赖静;;抗战时期成都民间难民救济机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30期
6 蔡慧敏;;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粮食库券述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7 曹风雷;;抗战时期河南的田赋征实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8 陈雷;;抗战时期云南的田赋征实[J];大理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9 黄昊;;抗战时期贵州田赋的征实及其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10 吴擎华;廖章荣;;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边民教育——以川、康地区为中心的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婷婷;;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师的经济生活[A];荆楚学术2017年第3期(总第十期)[C];2017年
2 宫炳成;;略论抗战时期内迁及其对西部地区的影响[A];溥仪研究 2015年第3期[C];2015年
3 易玉娟;;国统区“战时教育”初探[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第四辑[C];1993年
4 ;启迪领导智慧 憧憬大学未来——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谈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A];全国地质院校专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邱良君;;教育部:2016年将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A];社区教育(2016年1月号 总第27期)[C];2016年
6 白舸;;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学习成果评选展示活动在我馆举办[A];影博·影响(2015年第01期 2015年合订本上 总第85期)[C];2015年
7 王英;;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还需家长的配合[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8 ;教育部靳诺同志的讲话[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田建设;;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法学学术信息资源概览[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资源化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A];第一届全国精细化工催化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维;教育部等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N];法制日报;2019年
2 记者 张盖伦;教育部:高校应探索自主招生等考核中增设体育测试[N];科技日报;2019年
3 记者 刘博智;教育部取消二十九项证明事项[N];中国教育报;2019年
4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张雯雯;台“教育部”终于给台大安排校长[N];环球时报;2018年
5 记者 刘强;教育部拟招募4000名优秀退休教师到农村讲学[N];农民日报;2019年
6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张云峰;台“教育部”严打学校“黑工”现象[N];环球时报;2019年
7 记者 吴绍芬;“教育部领航工程”助力教育家成长[N];中国教师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苏令;教育部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8年
9 记者 方晓淦;教育部门多举措引导孩子远离“网害”[N];北海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王立芳;教育部:今年下大力气为教师减负[N];中国商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延强;抗战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赵守月;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赵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阚玉香;抗战时期重庆难民救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玉红;中国国民政府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祝志男;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赫崇飞;张闻天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安中;国民政府军事工业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10 黄华平;国民政府铁道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峻;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的方针与措施[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冯成杰;抗战时期国统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王朝辉;抗战时期的高校学生救济[D];四川大学;2007年
4 魏民;抗战时期四川省学生救助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丁保华;贷金制度与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D];河北大学;2008年
6 杨宁;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农业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曹银;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矿业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庄廷江;抗战时期四川煤矿业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韩维;抗战时期难民群体透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甘露;抗战时期重庆的韩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73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73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