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强化大学“科学”与“人文”双重素质建构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0-08-10 12:13
【摘要】: 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是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两种重要的素质因素。本文以大学的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为主要研究内容,试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大学教育“科学”和“人文”双重素质建构的当代意义问题。大学是培养高素质的特质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大学对“科学”与“人文”这两种素质的建构,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但是现在大学教育的现状,却恰恰缺少对这两种素质的培养。在素质层面上,“科学”和“人文”既区别对立又统一互补,这就为二者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的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理论模式和组织模式上探寻了强化大学“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的途径和方法,营造浓厚的爱人文用科学的氛围,提升民众精神文明水平,创造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机制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文进;;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Z1期

2 侯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和谐发展人才[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闫方洁;宋德孝;;科学发展观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之哲学分析[J];大连干部学刊;2007年12期

4 廖志鹏,周并举;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5 周桂钿;科学精神的哲学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6 吴黛舒,宋广文;教育发展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关系的历史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1期

7 史春霖;周友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杨叔子;现代高等教育:绿色·科学·人文[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9 慕海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J];理论前沿;2004年08期

10 刘开源;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蕴文;研究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88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88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1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