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绿色大学建设的环境伦理纬度探析

发布时间:2020-08-15 20:40
【摘要】: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人类就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以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一直在破坏着大自然的原生状态。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原本良性的生态系统遭受到的破坏日趋严重,生态危机日益加深。气候变暖、地质灾害频繁、地表沙漠化、洪涝旱灾、水质污染等等现象已成为今天的常态。显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依靠经济或法律手段,还需要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环境友好理念,要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高等院校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应秉持生态友好的理念,并成为实践生态文明理念的典范,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先导性作用,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潮流,我国各个高校先后提出创建绿色大学,开展绿色教育,此改革创新不仅适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中国的大学仅仅启发地开设一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课程是不够的,还迫切地需要主动自觉地开展系统的大学绿色教育,把大学办成绿色大学,使之成为绿色文化、绿色人才和绿色科学技术的生产基地。因此“绿色大学”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它的出现体现了我国高校传统办学理念的转变,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让绿色环保、环境友好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提出“绿色大学”构想以来,我国的绿色大学建设也初具规模,在绿色大学建设中,环境伦理教育也得到了发展及普及,为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践指导。首先,环境伦理教育对于培育绿色意识、对于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意义重大;其次,学习环境伦理,搞好绿色校园建设,可为学生提供清洁、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养成热爱、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再次,学习环境伦理,积极地开展绿色科技创新,有利于推动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第四,环境伦理教育,使大学成为绿色的播种机和宣传队,学校通过开设绿色课程,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国际合作,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绿色文明的水平。 本论文将从环境伦理视野着眼点出发,分析绿色大学所被赋予的环境伦理意蕴,进而针对其发展过程中环境伦理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根据环境伦理对绿色大学提出的环境伦理诉求,来针对切实问题提出一些有参考性的建议和环境伦理举措,以致使绿色大学的建设更好的实践环境伦理的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通进;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理念[J];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2 叶平;非人类的生态权利[J];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3 雷毅;环境伦理与国际公正[J];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4 万俊人;道德谱系与知识镜像[J];读书;2004年04期

5 李金奇;从失衡到调适: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12期

6 陈南,汤小红,王伟彤;高等教育改革与“绿色大学”建设[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7 王树义,黄莎;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J];法学评论;2005年05期

8 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2004年02期

9 王良平;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把环境教育引向深入[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10 杨颖;;对营造节约型大学校园建设的看点[J];高校后勤研究;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2794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94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d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