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演进趋势及教育引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7 09:14
【摘要】: 社会思潮是一定阶段的社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思想潮流,它具有传导和共振效应,对大学生个体的思想行为具有很强的“裹挟”作用,大学生自身在心理发展、思想意识、行为模式、社会化过程的一些特殊性,迎合了社会思潮的特点和发生发展需要,决定了大学生必将成为社会思潮的关键性载体。大学生社会思潮的研究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中有关社会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发展和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演进的五个历史阶段:反思、追寻、喧哗、回归、爱国和全球化等的梳理和演进规律的分析,以及对当前大学生社会思潮的特点和态势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们在适应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向上的重构自我生存方式、不断的选择自身发展道路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实践。在现阶段的重构和选择上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社会思潮的形式多元性、思想内容复杂性、发展不稳定性、传播潜在性等,随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增加了新的难度。 在深刻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思潮的社会条件、大学生自身特点、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和社会思潮有效控制机制的缺乏以及西方思潮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原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构建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及增强学生自身免疫力等途径鼓励大学生中的进步思潮,并对背离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予以积极引导教育,使得其对大学生个体的成长以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大军;引导大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社会科学理论版);1988年03期

2 汪慧;当代中国青年与社会思潮的沉浮与涌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刘福江;社会思潮与青年的关系[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4 曹红霞;刍议中国当代社会思潮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2期

5 李贵;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刘京生;当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J];理论前沿;1999年19期

7 贾红棉;对大学生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思潮[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张卓;1978年以来中国大学生人生观的嬗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王家忠;社会思潮的起源、作用及发展趋势探析[J];齐鲁学刊;1997年02期

10 雍自成;社会思潮与大学生之关系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朝武;后现代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95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95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d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