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法律事件的归因和责任判断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丽芳;;归因理论与英语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邓周林;;归因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年44期
3 王玲玲;孙江涛;;科学运用归因理论,提高思想教育有效性[J];才智;2011年16期
4 陈红霞;李素;;普通高校体育差生厌学健美操的归因研究与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年05期
5 张新红;;试论如何利用归因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J];教育与职业;2011年23期
6 付娟;明兰;;浅议归因理论在大学生偏差行为矫正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7 熊茂荣;;浅谈归因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8 王树明;张静;;运动中的归因与情感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体育科学;1994年04期
9 侯丽琼;;归因理论与高职英语教学[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王瑜;;归因理论对大学生就业不良心理问题的启示[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钟敏;申爱华;李国强;;大学生对法律事件归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顾锦芳;;关于归因理论在行政组织激励中的运用[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1年会文集[C];2001年
3 李自琼;;试用归因理论协调护士与护士长的矛盾冲突[A];全国护理行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潘璞;;浅谈如何用归因理论指导试卷评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王俊红;张爱卿;;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归因特点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彦华;杜卉;;成就动机与大学生考研心理[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萍;齐佳音;舒华英;;归因理论在移动客户流失管理中的应用探讨[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胡芬玲;;自我效能感的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冯展涛;许昭;;足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比赛中攻击行为的归因及行为应对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王大伟;刘永芳;;归因理论在管理者决策中的应用[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雯;管理者要善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N];今日信息报;2008年
2 张耀林;检察环节应审查交管部门事故认定书[N];江苏法制报;2007年
3 记者 卜海涛;鉴定“经济警察”有了新“裁判”[N];中国财经报;2008年
4 深圳商报记者 胡佩霞 通讯员 王菊萍;车祸伤人急救 担保卡可救急[N];深圳商报;2006年
5 见习记者 吕君 通讯员 顾汉雷;多个心眼,让麻烦走开[N];嘉兴日报;2006年
6 记者 吕君 通讯员 申灏;服装鞋子问题多 两类投诉难调解[N];嘉兴日报;2006年
7 张敬伟;城管异化“油老鼠”是公共管理的病态体现[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8 颜华;孩子摔倒 别怪地板[N];大众卫生报;2009年
9 浙江西子宾馆 洪钧伟;对饭店服务营销的认识与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张黎 李薇薇;我州五县市邮政用户即将享受到特快服务[N];楚雄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鹏;社会责任感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毕继东;负面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宫英瑞;《圣经》叙事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裴宏斌;基于安全阈限分析的炼化企业安全管理策略[D];天津大学;2007年
5 张志杰;魅力型领导对团队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爱华;大学生对法律事件的归因和责任判断[D];厦门大学;2006年
2 郜志强;归因理论在体育院校田径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邱红宇;归因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水珍;惩罚公平判断及其责任归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炎文晓;归因理论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陈效宏;对中学生问题行为责任归因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马俊华;小学生对错误行为的归因倾向与责任归因过程[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妍;成败归因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永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成败归因现状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10 王蔚;大学生对日常行为的道德归因[D];厦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14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140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