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学习态度现状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9 20:51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根据社会心理学对学习态度进行的A-B-C三维结构理论,学习态度由学习者的认知水平(A)、情绪体验(B)和行为倾向(C)三部分组成。学习态度中的认知水平主要反映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价值判断;情绪体验主要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情绪反映,譬如喜爱、厌恶或肯定、否定,积极与消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指向特定对象的情感体验和认知经验,总要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而这种行为的倾向既受认知水平和情绪体验的影响,又是认知和情感的外在表现。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研究不仅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本论文在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研究中,主要以所做的调查问卷为依据,从总体的层面分析当前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通过对大学生十个方面的调查:x1.对学习目的认识;x2.学习中的情绪体验;x3.求知欲的表现;x4.学习的主动性的表现;x5学习计划性的表现.;x6.对学习成绩的认识;x7.在复习考试中的行为表现;x8.学习中排除困难的表现;x9.学习中抗拒干扰行为的表现;x10.学习方法的掌握,摸索出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成绩等级、不同院系的学习学习态度的差异。同时对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学习成绩进行了相关分析,进一步证明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成绩;论证了学习态度中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因素相互关联,通过某一个因素的转变,即可推动其他因素的共同转变。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借鉴中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变化、发展、转变与其自身对学习的认知、学习过程的情绪体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兴趣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认同,学习者所成长的社会舆论引导,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的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学习态度的干预措施:加大专业改革的力度与速度,学习内容尽可能做到与社会需求接轨;注重对学生进行校史、校风、专业教育;加强学生对大学生涯的目标教育;利用群体效应、寝室成员影响效应、教师的示范效应等,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学习态度;注重对特殊学生的关注,通过对学生的分层分类进行管理,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态度转化工作。注重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得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客观的分析问题、严格的管理自己、不断地树立目标激励自己。 最后,通过大学生学习态度转变的个案追踪、研究,将干预措施运用到实践。
【学位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G642
【部分图文】:

学习态度,差异分析,内在因素,学生


参照问卷调查数据,经统计软件SPSS统计处理之后,结果如图4.1和表4.3所示,为不同成绩等级学生之间学习态度内在因素得分差异分析。从图3.1和表3.3可以看出,成绩优异与否的学生在Xl(对学习目的认识)方面得分无显著差异,表明不管是学习成绩优异或者较差的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都有较为清楚的认识,这一项的得分是理想的。此外,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X5(学习计划性的表现.)XS(学习中排除困难的表现)xlo(学习方法的掌握)三方面得分都较高,显示出相对较高的水平。可以看出学习成绩优异的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学习的计划性较强,他们一般都能坚持平时认真学习,不懂就问,紧跟老师教学步骤,课后能温故知新,到了考试阶段能够游刃有余,基本没有考前突击、只抓考试内容的情况;②学习中排除困难的精神可嘉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情;葛t@;元英;;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度与学习态度关系的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s

本文编号:2815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15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5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