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职高专学生择业效能感及其与目标取向、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13:16
   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现状,结合国内外职业指导理论的发展现状,以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CCT)为基础,以204名高职高专学生为被试,采用龙立荣等人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徐方忠等人编制的目标倾向测量问卷,姜乾金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2.0 for Windows,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考察了高职高专学生择业效能感及其与目标取向、社会支持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高职高专学生择业效能感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有男生高于女生的倾向,具体体现在问题解决方面有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问题解决能力强。高职高专学生择业效能感在生源上也存在差异,体现在自我评价和收集职业信息方面城市生源学生比农村生源学生高。 2高职高专学生目标取向是学习取向而非成绩取向的,并且学习取向上存在性别和生源的交互作用,城市生源女生更倾向于选择学习目标,农村生源女生更倾向于选择成绩目标。 3高职高专生社会支持在性别、生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在学校支持方面比女生高,城市生源学生在家庭支持学校支持方面较农村生源学生高。 4高职高专学生目标取向、社会支持与择业效能感三者关系密切。回归分析表明:学习目标取向、朋友支持对择业效能感有较大影响。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717.38;G647.38
【文章目录】:
引言
1 理论综述
    1.1 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及进展
    1.2 择业效能感的研究及进展
    1.3 目标取向的研究及进展
    1.4 社会支持的研究及进展
    1.5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总体思路
2 研究目的和假设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3 研究过程与方法
    3.1 研究过程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5.1 高职高专生择业效能感的特点
    5.2 高职高专生目标取向的特点
    5.3 高职高专生社会支持的特点
    5.4 高职高专生目标取向,社会支持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小结
建议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彭汉艳;残疾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动机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傅特艳;影响高职专科生择业的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欢欢;民办高校生择业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俞雄瑶;劝说信息对大学生职业决策态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年

5 周立;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实现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彭汉艳;残疾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动机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莉;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相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邱志海;某医科大学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的关系及干预方法的探索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陈春梅;高职女生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人格特质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29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29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d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