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发布时间:2020-10-02 10:44
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居住的场所,是大学生思想、行为表现最真实的地方。宿舍文化是宿舍这个特定空间内所拥有的物质环境和所形成的精神氛围的总和。优秀的宿舍文化能够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氛围,这个氛围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控制约束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氛围中,大学生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关怀人的精神和品德成长的教育,应充分利用生活化的途径,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寻找有效的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本文尝试对每天环绕在大学生周围的宿舍文化的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它所特有的内涵及特点,以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旨在探寻促使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 文章是从五部分来论述高校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 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宿舍文化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二部分,对宿舍、文化及宿舍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系统地介绍宿舍文化的结构、特征等。 第三部分,挖掘高校宿舍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依据,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第四部分,从环境优化和美育功能、教育导向功能、心理调适功能、控制约束功能四个方面阐述高校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详细阐释了宿舍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和行为的导向,对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对心态的调节,对行为的约束以及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的强化。 第五部分,重点研究运用如何建设高校宿舍文化,以促进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挥,从环境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管理人员的意识以及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等五个方面来做论述。 本文重点在于对为何高校宿舍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依据进行阐述,进而阐述高校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此来思考合理有效的建设宿舍文化以更好的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路径。这不仅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更从实践层面讲探索了多种促进高校宿舍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以期通过大学宿舍生活四年的熏陶,培养大学生良好健全的人格。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宿舍文化研究综述
1.2.1 研究综述
1.2.2 对当前研究的评价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写作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宿舍文化概述
2.1 宿舍的阐释
2.2 文化的阐释
2.3 高校宿舍文化的相关内容阐释
2.3.1 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
2.3.2 高校宿舍文化的特点
2.3.3 高校宿舍文化的结构
第3章 宿舍文化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依据
3.1 思想政治教育学依据
3.1.1 宿舍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3.1.2 宿舍文化提供了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3.2 人格心理学依据
3.2.1 人格概述
3.2.2 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3.2.3 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3.3 群体心理学依据
3.3.1 群体以及群体心理概述
3.3.2 群体心理对个体的影响
第4章 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4.1 环境优化和美育的功能
4.2 教育导向功能
4.2.1 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
4.2.2 优秀榜样的行为导向
4.3 心理调适功能
4.3.1 自我调节能力的养成
4.3.2 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4.4 控制约束功能
4.4.1 日常行为方式的约束
4.4.2 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
第5章 促进宿舍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路径思考
5.1 优化宿舍环境,提供优质德育载体
5.1.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隐形教育
5.1.2 建设宿舍楼道文化,开展主题教育
5.2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行为
5.2.1 健全管理制度,明确最低文明水准
5.2.2 完善管理体系,监督落实规章制度
5.2.3 建立行之有效的反馈和考评机制
5.3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5.3.1 倡导主流文化,凸显价值观念
5.3.2 开展宿舍文化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5.3.3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建设网上教育阵地
5.4 激发宿舍文化建设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5.4.1 发挥主体作用,创建特色宿舍文化模式
5.4.2 培养辅导员及宿舍管理人员的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本文编号:2832311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宿舍文化研究综述
1.2.1 研究综述
1.2.2 对当前研究的评价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写作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宿舍文化概述
2.1 宿舍的阐释
2.2 文化的阐释
2.3 高校宿舍文化的相关内容阐释
2.3.1 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
2.3.2 高校宿舍文化的特点
2.3.3 高校宿舍文化的结构
第3章 宿舍文化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依据
3.1 思想政治教育学依据
3.1.1 宿舍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3.1.2 宿舍文化提供了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3.2 人格心理学依据
3.2.1 人格概述
3.2.2 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3.2.3 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3.3 群体心理学依据
3.3.1 群体以及群体心理概述
3.3.2 群体心理对个体的影响
第4章 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4.1 环境优化和美育的功能
4.2 教育导向功能
4.2.1 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
4.2.2 优秀榜样的行为导向
4.3 心理调适功能
4.3.1 自我调节能力的养成
4.3.2 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4.4 控制约束功能
4.4.1 日常行为方式的约束
4.4.2 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
第5章 促进宿舍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路径思考
5.1 优化宿舍环境,提供优质德育载体
5.1.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隐形教育
5.1.2 建设宿舍楼道文化,开展主题教育
5.2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行为
5.2.1 健全管理制度,明确最低文明水准
5.2.2 完善管理体系,监督落实规章制度
5.2.3 建立行之有效的反馈和考评机制
5.3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5.3.1 倡导主流文化,凸显价值观念
5.3.2 开展宿舍文化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5.3.3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建设网上教育阵地
5.4 激发宿舍文化建设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5.4.1 发挥主体作用,创建特色宿舍文化模式
5.4.2 培养辅导员及宿舍管理人员的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心刚;成祖松;;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董文茂;后勤社会化条件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与德育工作[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3 戴湘文;成双凤;;论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结构的影响[J];文史博览;2006年02期
4 全思懋,方鹏,石松,赵美芳;剑桥和耶鲁住宿学院制模式对我国大学学生宿舍管理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7期
5 陈景春;论大学生群体心理分析与行为引导[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6 唐春梅,滕云;试论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江华;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8 陆翠岩;董丁戈;;大学生群体对个体影响的研究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11期
9 戚序;;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理论学刊;2006年03期
10 孙代尧;何海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学刊;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2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3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