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中应用情知模式的探索研究
【学位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J722.21-4;G6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研究方案设计
2.1 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
2.2 进行访谈
2.3 设计实验内容
2.4 确定实验对象
2.5 实验检测实施方案
第3章 对教学模式的研究
3.1 对国外教学模式的研究
3.1.1 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
3.1.2 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3.1.3 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模式
3.2 对国内教学模式的研究
3.2.1 著名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思想
3.2.2 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3.2.3 “探究性”教学模式
3.2.4 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模式
3.3 教学模式的转化
3.3.1 归纳教学模式转化为演绎教学模式
3.3.2 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3.3.3 将教为主转化为学为主
3.4 民间舞蹈教学研究
3.5 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概述
3.5.1 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3.5.2 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作用
3.5.3 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转化
第4章 情知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4.1 情知教学的基本理论
4.2 情知教学论基础
4.3 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
4.4 情知教学的理论依据
4.5 情知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完善
4.6 基于情知教学模式的民间舞蹈教学目标
4.6.1 教学目标的分类
第5章 情知教学模式在民间舞蹈教学中的实施
5.1 基于情知教学模式的民间舞蹈教学建构
5.1.1 基于情知教学模式的民间舞蹈教学理念
5.1.2 基于情知教学模式的民间舞蹈教学方法
5.1.3 基于情知教学模式的民间舞蹈教学计划
5.1.4 基于情知教学模式的民间舞蹈教材的整理
5.1.5 基于情知教学模式的民间舞蹈教学评价
5.2 基于情知教学模式的民间舞蹈教学程序
5.3 教学阶段
5.3.1 “情”
5.3.2 “知”
5.3.3 “美”
5.3.4 “乐”
5.4 学生创编阶段
第6章 情知教学模式在民间舞蹈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6.1 设计实验
6.2 检测标准
6.3 检测形式
第7章 情知教学模式在民间舞蹈教学中的实验分析
7.1 实验前期调查分析
7.2 民间舞蹈教学中运用情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舞蹈兴趣的影响
7.3 民间舞蹈教学中运用情知教学模式对学生舞蹈专业水平的影响
7.3.1 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分析
7.3.2 从营造课堂气氛分析
7.3.3 从满足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分析
7.4 民间舞蹈教学中运用情知教学模式对学生创编能力的影响
7.5 实验后检测分析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历向荣;;关于高校舞蹈教学革新的探讨[J];大家;2011年15期
2 曾湘玲;;信息化时代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舞蹈;2010年10期
3 王红梅;;浅谈舞蹈教学中的情感发展[J];新课程(教研);2011年07期
4 叶晖;;舞蹈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探讨[J];舞蹈;2010年04期
5 高伊依;;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特殊性[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8期
6 张梦缘;;浅析舞蹈教学对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7 邵帅;;舞蹈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体会[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8 邓捷;;关于“表象训练法”在舞蹈动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彦贞;;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作性思维[J];黄河之声;2011年14期
10 高伊依;;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思考[J];华章;2011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洋;三维人体动作分析及其在智能舞蹈教学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凌飞;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中应用情知模式的探索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2 欧阳艳;试论舞蹈教学中的呼吸[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颖;心理学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炳元;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晓程;高中音乐课中的舞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思维;舞蹈教学对女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7 栾晓梅;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郭雨柔;高中舞蹈教学现状及音乐选修课“音乐与舞蹈”教学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金凤;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作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于争艳;奥尔夫音乐在高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5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5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