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情感体验培养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08:03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在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各国都将科学探究作为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和教育方法,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肩负着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但由于缺乏前期培养,目前急需增强对其科学探究能力及教学能力的培养,以满足未来教学要求。本研究通过关注情感体验,对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 笔者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完成了对科学探究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要素的认定。继而经由能力测试及访谈对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进行调查,了解了其目前的发展现状。最后对师范生进行了实践培养,分析了情感体验对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作用,为探索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本研究中现状调查的客观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普遍不高,发现问题能力、评价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发展水平较低,观察能力也存在有待解决的普遍问题;各年级间呈小幅度波动;与专业有着显著相关性;男生略高于女生;拥有探究经历的学生高于其他学生;且各能力要素发展极不均衡。 在实践培养环节中,关注培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对帮助师范生提升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评价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笔者认为情感体验是把双刃剑,即使成功的结果也可能经由消极的归因方式,而对内在动机起到负面的强化效果,反之亦然。所以在提升师范生对情感体验的关注时,要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归因,形成对动机的积极强化作用,从而辅助提高师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水平。
【学位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G652.0
【部分图文】:
假设 4: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与其在学习期间的科研经历有关,是否参与过科学探究或类似研活动会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产生影响,参与过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其能力应优于其它学生。假设 5: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各项要素发展可能不均衡,在现阶段接受“双基”教育的师范生中问题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及做结论的能力可能较弱。第二节、调查结果与分析、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总体情况调查结果1、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的总体情况分析利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后,即可得出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的分布情述(详见表 4.2.1 和图 4.2.1)。表 4.2.1 能力水平分布样本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数 标准差能力水平分数 AL 498 2.17 230.28 62.0626 37.16453Valid N (listwise) 498
的学生在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后,都会丧失内在动机。例如第二组学生也在实验有挫败感,但是她们能够在对行为结果采用积极的归因方式后,调控自身的情感努力能够克服困难,恢复了自信心,进而激发内在动机,最终完成科学探究内容感体验对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把双刃剑,即由于归因方式的不同,对于相同致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而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在动机起到不同的强化效果。图 5.示了不同归因方式下,成败结果与情感体验的关系。
?钥蒲?骄炕疃?哪谠诙??鸬讲煌?那炕?Ч?M?5.3.1 和图5.3.2 分别展示了不同归因方式下,成败结果与情感体验的关系。图 5.3.1 不同归因方式下成功与情感体验关系示意图图 5.3.2 不同归因方式下失败与情感体验关系示意图从上面两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强化探究动机,而将其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不利于提高动机水平;同样,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会使人产生无助、自卑感,不利于激发探究动机,将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则有可能激励个体更加努力,从而保有77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56738
【学位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G652.0
【部分图文】:
假设 4: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与其在学习期间的科研经历有关,是否参与过科学探究或类似研活动会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产生影响,参与过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其能力应优于其它学生。假设 5: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各项要素发展可能不均衡,在现阶段接受“双基”教育的师范生中问题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及做结论的能力可能较弱。第二节、调查结果与分析、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总体情况调查结果1、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的总体情况分析利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后,即可得出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的分布情述(详见表 4.2.1 和图 4.2.1)。表 4.2.1 能力水平分布样本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数 标准差能力水平分数 AL 498 2.17 230.28 62.0626 37.16453Valid N (listwise) 498
的学生在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后,都会丧失内在动机。例如第二组学生也在实验有挫败感,但是她们能够在对行为结果采用积极的归因方式后,调控自身的情感努力能够克服困难,恢复了自信心,进而激发内在动机,最终完成科学探究内容感体验对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把双刃剑,即由于归因方式的不同,对于相同致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而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在动机起到不同的强化效果。图 5.示了不同归因方式下,成败结果与情感体验的关系。
?钥蒲?骄炕疃?哪谠诙??鸬讲煌?那炕?Ч?M?5.3.1 和图5.3.2 分别展示了不同归因方式下,成败结果与情感体验的关系。图 5.3.1 不同归因方式下成功与情感体验关系示意图图 5.3.2 不同归因方式下失败与情感体验关系示意图从上面两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强化探究动机,而将其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不利于提高动机水平;同样,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会使人产生无助、自卑感,不利于激发探究动机,将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则有可能激励个体更加努力,从而保有7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成来;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习环模式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刚;美国科学教师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范例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3 郭静;中学化学教师及化学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毕海林;高师物理专业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856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56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