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0-10-30 13:06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结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越来越细化,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而相应培养机制、管理模式及外部环境等的不适应导致了较为突出的教育质量问题。因而,当前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就成了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紧迫课题。 全文由绪论(第一章)、理论研究(第二至第四章)和实证分析(第五章)三大部分共五章构成,其要点摘录如下: 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历史演变轨迹及其发展现状,是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事实根据。教育系统论、教育价值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以及已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是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逻辑基础。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内部的自我质量管理体系、政府和社会外部的质量监督控制体系,以及联结、整合内外两方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反馈体系等三个部分有机构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机制,就是综合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培养单位的自我保证机制、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评估机制和市场竞争导向机制,以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整体目标。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主要存在着培养单位内部质量保证机制不全、外部监控作用不强以及内外沟通联动不够等障碍,为此笔者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是:健全运行机制,增强内部自主保证能力;优化环境资源,加大外部监督调控力度;完善反馈体系,提升内外持续改进能力。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在已有理论成果和发展现状基础上,笔者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以及运作机制的设想。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64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2.1 历史演变
2.1.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分化的必然结果
2.1.2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满足多维利益的根本要求
2.2 逻辑基础
2.2.1 教育系统论
2.2.2 教育价值论
2.2.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第3章 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
3.1 以内为主:培养单位的自我质量管理体系
3.1.1 自我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特征
3.1.2 自我质量保证的四个关键环节
3.1.3 专业教育质量目标及实现方针
3.2 以外为辅:政府和社会中介质量监控体系
3.2.1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及其职能
3.2.2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及其职能
3.2.3 各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及其职能
3.2.4 全国研究生院长联席会及其职能
3.3 内外互促:质量预警前馈与反馈控制体系
3.3.1 培养单位内部质量反馈体系
3.3.2 政府社会外部质量反馈体系
3.3.3 教育质量预警前馈控制体系
第4章 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机制
4.1 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4.1.1 调控对象
4.1.2 调控方式
4.1.3 调控时效
4.2 培养单位自我保证机制
4.2.1 全员式人本化管理机制
4.2.2 全程式动态化控制机制
4.2.3 全方位立体化调节机制
4.3 社会参与评估机制
4.3.1 参与评估的主体类型
4.3.2 参与评估的方式与效力
4.4 市场竞争导向机制
4.4.1 市场机制之内涵
4.4.2 市场机制之基础
4.4.3 市场机制之法则
第5章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障碍及消除对策
5.1 主要障碍
5.1.1 内部保证机制不全
5.1.2 外部监控作用不强
5.1.3 内外沟通联动不够
5.2 消除对策
5.2.1 健全运行机制:增强内部自主保证能力
5.2.2 优化环境资源:加大外部监督调控力度
5.2.3 完善反馈体系:提升内外持续改进能力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局限所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62515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64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2.1 历史演变
2.1.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分化的必然结果
2.1.2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满足多维利益的根本要求
2.2 逻辑基础
2.2.1 教育系统论
2.2.2 教育价值论
2.2.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第3章 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
3.1 以内为主:培养单位的自我质量管理体系
3.1.1 自我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特征
3.1.2 自我质量保证的四个关键环节
3.1.3 专业教育质量目标及实现方针
3.2 以外为辅:政府和社会中介质量监控体系
3.2.1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及其职能
3.2.2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及其职能
3.2.3 各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及其职能
3.2.4 全国研究生院长联席会及其职能
3.3 内外互促:质量预警前馈与反馈控制体系
3.3.1 培养单位内部质量反馈体系
3.3.2 政府社会外部质量反馈体系
3.3.3 教育质量预警前馈控制体系
第4章 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机制
4.1 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4.1.1 调控对象
4.1.2 调控方式
4.1.3 调控时效
4.2 培养单位自我保证机制
4.2.1 全员式人本化管理机制
4.2.2 全程式动态化控制机制
4.2.3 全方位立体化调节机制
4.3 社会参与评估机制
4.3.1 参与评估的主体类型
4.3.2 参与评估的方式与效力
4.4 市场竞争导向机制
4.4.1 市场机制之内涵
4.4.2 市场机制之基础
4.4.3 市场机制之法则
第5章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障碍及消除对策
5.1 主要障碍
5.1.1 内部保证机制不全
5.1.2 外部监控作用不强
5.1.3 内外沟通联动不够
5.2 消除对策
5.2.1 健全运行机制:增强内部自主保证能力
5.2.2 优化环境资源:加大外部监督调控力度
5.2.3 完善反馈体系:提升内外持续改进能力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局限所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一澜;;探索新形势下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的发展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2 文秀娟;云南省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刘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学生满意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4 杨香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海芳;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王芬;西部地区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就业与人力资本存量贬损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倪宇霞;我国体育教学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走向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程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玉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2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6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