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0-11-03 09:42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计算机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的许多领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的应用,PC时代正在大行其道之际,迎来了令人惊喜的网络时代,并在短短几年内席卷全球,形成最能代表时代特征的热潮。Internet的发展,在给我们“两课”教学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的同时,也使“两课”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Internet网络文化的影响就是一个方面。 基于对文化的理解,我们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尽管人们对其含义的理解众说纷纭,但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它都迥异于以往的所有文化。具有虚拟性、自由开放性、高时效性等特点。网络文化的发展态势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传统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更是前所未有。于是,笔者尝试对网络文化背景下的“两课”教学作一番透视,力图揭示网络文化的特点、网络文化对教学的影响、网络文化对“两课”教学的冲击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网络文化背景下的“两课”教学新理念的思路。 网络文化具有迅速、交互、图文并茂的特点,它以其无以伦比的电脑资源优势,为大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先进的信息发布工具。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新型文化的传输、交流方式,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同时,也给“两课”教学构成冲击和挑战。比如:它使“两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受到冲击。 “两课”教学欲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研究网络文化现象,借鉴和利用相关技术手段,为迎接这样的挑战采取相应的对策:教师教学观念要发生转变;教师要了解、运用信息技术与手段;要建构网络文化背景下的“两课”教学理念等。作为培养人、教化人、塑造人的“两课”教学,为了自身和网络文化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进行“两课”教学创新,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求,这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课”教学所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而“两课”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这一时代的必然要求。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一) 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 网络文化对教学的影响
二、 网络文化对“两课”教学的冲击
    (一) “两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 “两课”教学的内部资源陷入贫乏
    (三) “两课”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受到挑战
    (四) “两课”教学难度加大
    (五) “两课”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遭到严重削弱
三、 实施“两课”教学新模式
    (一) 教师应有的认识与做法
    (二) 建构网络文化背景下的“两课”教学理念
    (三) “两课”教学新模式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 网络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两课”教师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素质
    (二) 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
    (三)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素质
    (四) 良好的信息素质
引文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牛银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继平;论网络文化背景下课程理念的变革[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江凤艳;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向学勇;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德育[D];中南大学;2003年

5 胡凡刚;网络文化与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曾令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独生子女群体的思想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冯晓芳;网络个人信息传播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本文编号:2868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68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9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