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
【学位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G649.29
【文章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第2章 创建背景
2.1 社会背景及教育变革
2.2 清华工科历史及改院经过
第3章 办学理念
3.1 早期的教授群体
3.2 办学理念
第4章 学科布局与课程设置
4.1 学科布局
4.2 课程设置
4.3 教材与教学情形
第5章 学术研究及其共同体的形成
5.1 教研经费的来源及使用
5.2 工学院设备之扩充
5.3 研究课题及成绩
5.4 学会和刊物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与声明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庆宝,殷梅竹,周秀梅,范国强;生产劳动实践在工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1992年01期
2 曾维诚;佛山大学改革工科教育模式的探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3 周大平;谁来培养中国的工程师——我国工科教育改革亟待提速[J];瞭望;2003年35期
4 程介明;;工科教育改革[J];上海教育;2009年23期
5 陈超群,杨舰;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J];中国科技史料;2004年04期
6 秦娟;唐振军;;师范院校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技术;2011年04期
7 宫科;工科教育如何发挥“两委会”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1997年11期
8 孙友松,李红英,张应春;积极发展高层次工科教育 为促进广东经济建设服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9 吴茂琼,张礼建,颜丽华;工科教育凸显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高等建筑教育;2005年01期
10 姚汉权;加拿大工科教育的借鉴[J];化工高等教育;198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越;中国近代留学比利时研究(1903-1949)[D];暨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超群;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D];清华大学;2005年
2 于惟惟;基于PM的工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毅立;陕西省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刘一砖;建国初期院系调整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实现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明雷;高等工程教育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发展对策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6 张静静;我国高校学科结构的调整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莹;我国工科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和文化素养提升途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王若鸿;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品牌化发展策略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868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6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