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与对策思考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导言
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调查设计
(一) 理论依据
(二) 内容界定
(三) 调查计划
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
(二)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觉悟尚需进一步提高
2、心理稳定性不够,人际交往的技能比较薄弱
3、忽视道德辨别力的提高
4、法规知识缺乏
5、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许多误区
6、曲解竞争,择业观有偏颇
三、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道德素质问题成因探讨
(一) 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1、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有负面作用
2、对外开放对学校德育有负面作用
3、现代媒体对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有负面作用
4、社会风气对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负面作用
(二) 学校道德教育的偏颇和失误
1、主观思想上,重“智”轻“德”
2、理论实践上,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创新不够
3、在师资上,德育教师、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1、观念上的错误认识
2、行动上的偏离行为
四、改进和增强体育专业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 树立明确的德育新观念,确定恰当的德育目标
1、树立整体德育观
2、建立德育现代观
3、确立终身德育观
4、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
(二) 丰富和发展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
1、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突出人的价值
2、现实性和超前性相结合
3、社会适应性和个体发展相结合
(三) 加强高校德育队伍的建设
1、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地齐抓共管德育工作
2、加强教师道德建设
3、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培训
4、奖惩结合,优化德育队伍结构
(四) 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改进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
1、树立学校德育立体化,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
2、以特有的体育思想道德标准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3、树立平等观念,转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
4、对体育专业学生以咨询的方式实施疏导式教育
参考文献
附录一:问卷调查表(学生)
附录二:问卷调查表(教师)
后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鲁宁;张金保;陈文玲;;关于青少年学校道德教育衔接问题的方法论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方爱东;;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马俊霞;德育复杂性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汪才明;论道德认知及其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韩传信;论人的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解筱杉,于红艳;生活德育: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解筱杉;;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王芳;;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王平;试论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何红梅;人的现代化与人的情感需要——转型期两性情感现状的理性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夫苓;我国优秀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与诊断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影;内观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悦;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9 崔雅男;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标构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82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82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