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0-12-19 20:55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实践教学,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传统实践教学自然与必然的延伸。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具有现实超越性、客观真实性、即时交互性以及自主创造性等特点。将虚拟实践教学引入思政课教学,既是遵循"95后"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也是契合网络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新媒体背景下开展虚拟实践教学,必须遵循开放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虚拟实践教学与现实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开发思政课教学网络游戏和移动APP、优化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途径展开,从而达到提高思政课教学时效性的目的。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6期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的内涵界定与特点分析
    (一)作为思想道德素质外化新生长点的虚拟实践教学
    (二)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的特征
二、高校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的价值
    (一)克服了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弊端
    (二)增强了新媒体时代思政课的时效性
    (三)契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成长成才规律
三、思政课网络虚拟实践教学的实施原则
    (一)开放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虚拟实践教学与现实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
四、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开发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思政课辅助教学游戏软件
    (二)研发思政课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三)优化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平台
    (四)构建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J]. 曹顺,丁志卫.  教育与职业. 2019(11)
[2]论马克思需要理论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 刘世昱.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 汪馨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03)
[4]论虚拟实践──对赛博空间主客体关系的哲学探析[J]. 章铸,吴志坚.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本文编号:2926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26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7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