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新世纪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9 21:44
  中等师范学校担负着为小学基础教育输送合格教师的任务。对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进行研究,是提高未来小学教师的素质和推进教育创新的需要。本论文本着增强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中师生的师德水平为宗旨,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和方法论等学科理论,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谈话和观察等方法,从培养目标和现象着手,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中师生的师德状况及原因进行分析,着重探讨提高中等师范学校师中师生的师德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研究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含义、目标及意义。研究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特殊性。本部分是全文的基础和出发点,在研究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含义及过程、目标层次及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概括出社会对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多方面高标准的要求内容,为评价新世纪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状况提出了评价尺度。揭示了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应遵循的教育规律和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概括出的师德教育要求为评价标准,对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重点对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存在...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前言
一、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含义、目标及意义
    (一)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含义及其过程
        1 、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含义
        2 、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过程
    (二)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目标层次
        1 、 基础目标--注重礼仪、遵守公德
        2 、 核心目标--遵守职业道德
        3 、 理想目标--塑造教师人格
    (三)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 、 中等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决定必须加强师德教育
        2 、 中师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和所肩负的社会职责决定必须加强其师德教育
        3 、 加强师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4 、 中师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决定要加强其师德教育
二、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现状
    (一)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取得的成就
        1 、 注重教师的师表教育
        2 、 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中师生的师德教育
        3 、 多数中师毕业生能较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
    (二)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 、 学校注重学生常规教育,忽视师德教育
        2 、 多数中师生对教师职业道德认识不足
        3 、 课程设置欠科学,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失衡
        4 、 师德教育缺乏实践环节,教育效果不理想
        5 、 部分中师生为人师表的“师表”意识差
        6 、 已毕业的中师生的师德现状令人担忧
    (三) 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1 、 教育主管部门对师德教育规划落实不到位
        2 、 部分中等师范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发生了偏离
        3 、 部分教师道德素养不高对中师生带来不良影响
        4 、 社会转型影响中师生的不良价值定位
        5 、 小学教师尚未成为人们青睐的职业
        6 、 生源素质差就业也难的影响
三、 加强新世纪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对策
    (一) 树立高起点、高标准的师德教育理念
        1 、 树立师德教育的价值观
        2 、 树立师德教育的整体观
        3 、 树立师德教育的践行观
    (二) 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师德教育“四化”
        1 、 上好《师德常识》课,使师德教育系统化
        2 、 制定完整的师德教育计划,使师德教育规范化
        3 、 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的评价、约束机制,使师德教育制度化
        4 、 开展师德教育研究,推进师德教育科学化
    (三) 与时俱进,优化师德教育内容
        1 、 加强教育法规教育,增强“依法执教”意识
        2 、 强化师德规范教育,提高“以德治教”的素质
        3 、 培养“师范人格”,提升师德境界
    (四) 拓展师德教育载体,挖掘师德资源
        1 、 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
        2 、 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师范”氛围
        3 、 开辟网络师德教育平台,创新师德教育手段
        4 、 丰富师德实践途径,提高中师生的师德行为能力
        5 、 加强中等师范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职工共同参与的隐性教育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本文编号:2946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46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8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