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发布时间:2020-12-31 10:15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当代大学生是开创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和人才群体。面对即将进入21世纪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深刻背景,青年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已经处在关民族前途命运的地位上。因此,如何积极推进高校素质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和崭新课题,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重要机遇和必然选择。 本文从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的作用。探讨了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即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高校理想主义精神的缺乏,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负面影响,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冲击以及大量异质文化的涌入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本文认为,新时期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主要有:1、全面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整...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文前言
英文前言
一、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
(一) 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
1 、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过程
2 、 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
(二)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的作用
1 、 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
2 、 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
3 、 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4 、 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 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高校理想主义精神的缺乏
1 、 价值取向由一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 、 价值目标的现实化和多层次化
3 、 价值评判的标准多重性
(二) 互联网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三) 学分制、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强大冲击
(四) 大量异质文化涌入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
三、 新时期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 全面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关键
(二) 在互联网上建设好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
1 、 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加大政府对网络的干预力度
2 、 在互联网上建设好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
(三) 建设丰富多彩的高校校园文化
(四) 大力改进高校“两课”教学方法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J]. 黄世虎. 求实. 2001(05)
[2]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 万泽民. 求实. 2001(05)
[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 郑永廷. 教学与研究. 2001(03)
[4]建设先进文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J]. 黎刚. 求实. 2001(03)
[5]网络时代思想道德教育初探[J]. 张永红,刘文良. 求实. 2001(02)
[6]思想政治工作在于高度自觉[J]. 周龙铨. 求实. 2001(02)
[7]知识经济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着重点[J]. 康洁. 求实. 2001(01)
[8]略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改进[J]. 郑又贤.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12)
[9]应当重视对“思想转化”规律的研究[J]. 黄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0(12)
[10]全球化与价值冲突的讨论综述[J]. 王玉恒. 学术界. 2000(06)
本文编号:2949437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文前言
英文前言
一、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
(一) 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
1 、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过程
2 、 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
(二)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的作用
1 、 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
2 、 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
3 、 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4 、 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 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高校理想主义精神的缺乏
1 、 价值取向由一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 、 价值目标的现实化和多层次化
3 、 价值评判的标准多重性
(二) 互联网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三) 学分制、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强大冲击
(四) 大量异质文化涌入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
三、 新时期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 全面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关键
(二) 在互联网上建设好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
1 、 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加大政府对网络的干预力度
2 、 在互联网上建设好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
(三) 建设丰富多彩的高校校园文化
(四) 大力改进高校“两课”教学方法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J]. 黄世虎. 求实. 2001(05)
[2]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 万泽民. 求实. 2001(05)
[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 郑永廷. 教学与研究. 2001(03)
[4]建设先进文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J]. 黎刚. 求实. 2001(03)
[5]网络时代思想道德教育初探[J]. 张永红,刘文良. 求实. 2001(02)
[6]思想政治工作在于高度自觉[J]. 周龙铨. 求实. 2001(02)
[7]知识经济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着重点[J]. 康洁. 求实. 2001(01)
[8]略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改进[J]. 郑又贤.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12)
[9]应当重视对“思想转化”规律的研究[J]. 黄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0(12)
[10]全球化与价值冲突的讨论综述[J]. 王玉恒. 学术界. 2000(06)
本文编号:2949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4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