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5 16:51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实践能力。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是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其教育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度和效果,因此,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举足轻重。各高师院校开设的用于培养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的教学备受关注。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师范院校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但是在学科教学的关联性、教学实践性、课时设置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2004年12月,我国教育部正式出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但是如何有效将其整合到《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绝大部分学生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获取的只是学分,而不是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需求,急需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混合学习有机整合了课堂教学与网上学习的优势,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针对不同的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2000年1月,“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启动使各高校着力进行网络课程建设。随即各大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一...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研究概述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二、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简介
2.2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现状分析
2.3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案例分析
三、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需求调研
3.1 调研的基本情况
3.2 调查结果
3.3 调研的相关分析
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
4.1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的理论依据
4.2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框架
4.3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环境的混合
4.4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组织形式的混合
4.5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环节的混合
4.6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学习评价方式的混合
五、《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应用思考
5.1 混合学习的应用策略
5.2 应用注意事项
六、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J]. 刘倩,郑燕林.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1(06)
[2]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 詹泽慧,李晓华. 中国电化教育. 2009(12)
[3]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引领下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J]. 张剑平,陈仕品.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4]面向混合学习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研究[J]. 柯清超. 电化教育研究. 2008(02)
[5]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 黄立新,张剑平. 中国大学教学. 2006(08)
[6]学习金字塔模型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赵慧杰,黄志红.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6(15)
[7]论实施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现实性[J]. 李高祥.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6(01)
[8]睡着的巨人——混合学习[J]. 邹景平. 中国远程教育. 2005(07)
[9]打造国家精品课程 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J]. 张剑平,夏洪文,楼广赤,章苏静,黄立新,张勇. 中国电化教育. 2005(05)
[10]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 李克东,赵建华. 电化教育研究. 2004(07)
硕士论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有效学习机制研究[D]. 李婷.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混合学习在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颖.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3]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王元彬.山东师范大学 2006
[4]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的应用研究[D]. 宋城杰.华东师范大学 2005
[5]混合学习用于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之行动研究[D]. 李云文.首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58969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研究概述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二、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简介
2.2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现状分析
2.3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案例分析
三、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需求调研
3.1 调研的基本情况
3.2 调查结果
3.3 调研的相关分析
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
4.1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的理论依据
4.2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框架
4.3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环境的混合
4.4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组织形式的混合
4.5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环节的混合
4.6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学习评价方式的混合
五、《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学习模式应用思考
5.1 混合学习的应用策略
5.2 应用注意事项
六、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J]. 刘倩,郑燕林.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1(06)
[2]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 詹泽慧,李晓华. 中国电化教育. 2009(12)
[3]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引领下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J]. 张剑平,陈仕品.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4]面向混合学习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研究[J]. 柯清超. 电化教育研究. 2008(02)
[5]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 黄立新,张剑平. 中国大学教学. 2006(08)
[6]学习金字塔模型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赵慧杰,黄志红.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6(15)
[7]论实施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现实性[J]. 李高祥.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6(01)
[8]睡着的巨人——混合学习[J]. 邹景平. 中国远程教育. 2005(07)
[9]打造国家精品课程 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J]. 张剑平,夏洪文,楼广赤,章苏静,黄立新,张勇. 中国电化教育. 2005(05)
[10]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 李克东,赵建华. 电化教育研究. 2004(07)
硕士论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有效学习机制研究[D]. 李婷.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混合学习在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颖.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3]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王元彬.山东师范大学 2006
[4]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的应用研究[D]. 宋城杰.华东师范大学 2005
[5]混合学习用于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之行动研究[D]. 李云文.首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58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5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