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7 15:01
和谐人格,是指构成人格整体的各要素之间处于相互协调、平衡和统一的发展状态,它不但包括人自身的协调一致、知行统一,还应该包括外在关系上的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培育每个个体的和谐人格,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人格状况,直接决定了未来国家和民族的整体人格素质。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既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发展,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复杂多变,来自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负面因素越来越多,加上大学生自身所处的特殊人生发展阶段,使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人格、和谐人格含义的理解入手,论述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及其社会意义,分析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人格不和谐的突出问题及成因,提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基本对策。本文正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主要阐明了人格与和谐人格的含义及特征,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进...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
(一) 人格与和谐人格
(二)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
二、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的重要意义
(一) 培育和谐人格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 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三) 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成因
(一) 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存在的不和谐现象
(二) 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存在不和谐现象的成因
四、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基本对策
(一) 树立一种理念
(二) 坚持两个原则
(三) 优化三大环境
(四) 强化四条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和谐人格: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应然的目标追求[J]. 王本法,陈艳华.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2]关于“和谐人格”的理论探讨[J]. 朱浩,黄志斌.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04)
[3]爱因斯坦的教育观与现代教育[J]. 曾传相,王克光. 外国教育研究. 1999(01)
本文编号:2962768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
(一) 人格与和谐人格
(二)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
二、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的重要意义
(一) 培育和谐人格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 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三) 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成因
(一) 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存在的不和谐现象
(二) 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存在不和谐现象的成因
四、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基本对策
(一) 树立一种理念
(二) 坚持两个原则
(三) 优化三大环境
(四) 强化四条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和谐人格: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应然的目标追求[J]. 王本法,陈艳华.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2]关于“和谐人格”的理论探讨[J]. 朱浩,黄志斌.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04)
[3]爱因斯坦的教育观与现代教育[J]. 曾传相,王克光. 外国教育研究. 1999(01)
本文编号:2962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62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