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6 05:03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其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志,而研究生质量和数量与研究生培养模式密切相关。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是关键的因素。因此,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一支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这是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来谈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论文分四部分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研究。首先从总体上阐述了选题的缘由与意义、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相关研究;对模式、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概念进行界定;接着分析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及其走向,介绍了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它的运行方式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再接着对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进行分析,讨论了指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最后提出了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2.1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2.2 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走向
2.3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方式
2.4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
第三章 创新型研究生导师素质分析
3.1 创新的观念和意识
3.2 合理的知识结构
3.3 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
3.4 较强的学习、指导和合作能力
3.5 良好的个人修养
第四章 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4.1 正确认识导师职责
4.2 健全和完善培养机制
4.3 建立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4.4 建立鼓励创新的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导师素质[J]. 罗英姿,李占华. 中国高教研究. 2006(11)
[2]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析[J]. 王洁,孙久厚.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11)
[3]对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 王茹. 辽宁教育研究. 2006(02)
[4]新时期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J]. 李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5]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 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林荣日,顾云深. 复旦教育论坛. 2005(06)
[6]从封闭走向开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与思考[J]. 操太圣,雷万鹏. 教育发展研究. 2005(19)
[7]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化比较[J]. 曹静,黄正泉. 理工高教研究. 2005(04)
[8]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和启示[J]. 王静,金征宇. 平原大学学报. 2005(04)
[9]研究生指导行为的评价与分类[J]. 龙立荣,杨英.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6)
[10]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积极性 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王强. 中国高教研究. 2005(05)
博士论文
[1]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 胡玲琳.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 吴苏芳.江西师范大学 2007
[2]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D]. 郭文娟.湖南大学 2006
[3]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D]. 陶春莉.兰州大学 2006
[4]高校创新型教师管理研究[D]. 顾康静.南京农业大学 2004
[5]高校创新型教师培养及激励机制的研究[D]. 王瑛.南京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52093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2.1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2.2 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走向
2.3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方式
2.4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
第三章 创新型研究生导师素质分析
3.1 创新的观念和意识
3.2 合理的知识结构
3.3 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
3.4 较强的学习、指导和合作能力
3.5 良好的个人修养
第四章 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4.1 正确认识导师职责
4.2 健全和完善培养机制
4.3 建立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4.4 建立鼓励创新的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导师素质[J]. 罗英姿,李占华. 中国高教研究. 2006(11)
[2]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析[J]. 王洁,孙久厚.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11)
[3]对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 王茹. 辽宁教育研究. 2006(02)
[4]新时期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J]. 李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5]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 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林荣日,顾云深. 复旦教育论坛. 2005(06)
[6]从封闭走向开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与思考[J]. 操太圣,雷万鹏. 教育发展研究. 2005(19)
[7]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化比较[J]. 曹静,黄正泉. 理工高教研究. 2005(04)
[8]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和启示[J]. 王静,金征宇. 平原大学学报. 2005(04)
[9]研究生指导行为的评价与分类[J]. 龙立荣,杨英.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6)
[10]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积极性 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王强. 中国高教研究. 2005(05)
博士论文
[1]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 胡玲琳.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 吴苏芳.江西师范大学 2007
[2]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D]. 郭文娟.湖南大学 2006
[3]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D]. 陶春莉.兰州大学 2006
[4]高校创新型教师管理研究[D]. 顾康静.南京农业大学 2004
[5]高校创新型教师培养及激励机制的研究[D]. 王瑛.南京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52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05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