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5 00:20
青年的政治社会化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青年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未来,其政治社会化顺利与否、成功与否,既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在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研究和界定政治社会化的科学涵义入手,全面分析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状况,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般涵义与研究价值。这一部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分析借鉴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作界定。并指出,研究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能更好地指导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实践,为其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进一步丰富社会化的研究理论。 第二部分,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状况分析。这一部分从青年大学生主体本身的角...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一、 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般涵义与研究价值
(一)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般涵义
1 社会化与政治社会化
2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二)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价值
1 有利于丰富政治社会化基本理论
2 有利于指导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实践
二、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状况分析
(一)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发展良好
1 内容丰富
2 特征鲜明
3 途径多样
4 发展顺利
(二)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一些问题
1 政治认知模糊
2 政治情感困惑
3 政治信念动摇
4 政治取向中立
5 政治参与盲目
(三) 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大学生政治经验与社会经验不足
2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
3 家庭教育不当
4 社会不正之风和党内腐败现象的不良影响
5 国外各种政治思潮的不断侵扰
6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理论研究不够
三、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成功实现
(一) 深化对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重要性的认识
1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各种势力争夺的重要对象
3 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
(二) 明确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目标
1 树立崇高的理想
2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
4 模范遵守政治纪律
(三) 创造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有利条件
1 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 增强党课、团课的引导力
3 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
4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5 提升大学生政治实践活动
6 密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
(四) 加强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队伍建设
1 加强队伍建设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成功实现的组织保证
2 队伍应具有合理的结构和优良的素质
3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青年政治社会化效果分析[J]. 刘世丽,马莹华. 青年研究. 2001(11)
[2]挑战与机遇: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化的进程[J]. 张金荣. 中国青年研究. 2000(06)
[3]西方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述[J]. 宋迎法. 国外社会科学. 1995(07)
[4]“体验——选择模式”与大学生政治观培养[J]. 陈旭光. 青年研究. 1993(05)
[5]九十年代大学生思想走向[J]. 林龙飞. 青年研究. 1991(06)
本文编号:3083221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一、 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般涵义与研究价值
(一)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般涵义
1 社会化与政治社会化
2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二)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价值
1 有利于丰富政治社会化基本理论
2 有利于指导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实践
二、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状况分析
(一)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发展良好
1 内容丰富
2 特征鲜明
3 途径多样
4 发展顺利
(二)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一些问题
1 政治认知模糊
2 政治情感困惑
3 政治信念动摇
4 政治取向中立
5 政治参与盲目
(三) 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大学生政治经验与社会经验不足
2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
3 家庭教育不当
4 社会不正之风和党内腐败现象的不良影响
5 国外各种政治思潮的不断侵扰
6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理论研究不够
三、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成功实现
(一) 深化对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重要性的认识
1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各种势力争夺的重要对象
3 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
(二) 明确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目标
1 树立崇高的理想
2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
4 模范遵守政治纪律
(三) 创造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有利条件
1 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 增强党课、团课的引导力
3 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
4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5 提升大学生政治实践活动
6 密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
(四) 加强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队伍建设
1 加强队伍建设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成功实现的组织保证
2 队伍应具有合理的结构和优良的素质
3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青年政治社会化效果分析[J]. 刘世丽,马莹华. 青年研究. 2001(11)
[2]挑战与机遇: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化的进程[J]. 张金荣. 中国青年研究. 2000(06)
[3]西方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述[J]. 宋迎法. 国外社会科学. 1995(07)
[4]“体验——选择模式”与大学生政治观培养[J]. 陈旭光. 青年研究. 1993(05)
[5]九十年代大学生思想走向[J]. 林龙飞. 青年研究. 1991(06)
本文编号:3083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08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