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视野下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功能定位
发布时间:2021-04-30 23:25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在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博士后流动站基础上,为了解决我国的产学研结合不紧密,促进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模式。但是,由于对其功能定位的认识偏差,以致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空巢化现象。本文借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别定位于科学场域和经济场域中,并分别讨论了其在科学场域和经济场域中应该发挥的功能。针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坐落于经济场域中的企业的特点,又进一步探讨了在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评价和管理中,如何促进科学场域和经济场域的结合,使其功能能够有效地发挥。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又从博士后个人和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和高校三个角度解释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空巢化的原因。对企业来讲,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效益;对研究机构和高校来讲,关注的是成果评价;对博士后个人来讲,关注的是自身利益,当三者不能达到统一的时候,便会产生空巢化。而空巢化的实质是,由于在我国长期以来对科学和技术不做区分,导致将科学场域和经济场域的功能混淆,片面地强调一种功能而忽视另一种功能,无形中在供需双方形成障碍。把科学场域和经济场域结合起来考虑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功能定位,完全可以使博士后工作站健康...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2 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定位研究
1.2.3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以及应用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在不同场域中的作用
2.1 处于科学场域中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2.1.1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1.2 科学基础研究的新基地
2.2 处于经济场域中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2.2.1 技术成果转化的中介
2.2.2 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评价和管理
3.1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评价
3.1.1 成果评价
3.1.2 出站博士后的考核
3.2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空巢化现象”的分析
4.1 空巢化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4.2 空巢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实质
4.3 解决空巢化问题的基本原则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69683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2 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定位研究
1.2.3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以及应用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在不同场域中的作用
2.1 处于科学场域中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2.1.1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1.2 科学基础研究的新基地
2.2 处于经济场域中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2.2.1 技术成果转化的中介
2.2.2 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评价和管理
3.1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评价
3.1.1 成果评价
3.1.2 出站博士后的考核
3.2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空巢化现象”的分析
4.1 空巢化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4.2 空巢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实质
4.3 解决空巢化问题的基本原则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69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69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