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兼职辅导员生活 ——关于兼职辅导员身份统合的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7 09:14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本科生辅导员队伍力量亟待充实,根据“专兼结合”辅导员队伍构建原则,选聘兼职辅导员成为高校充实辅导员队伍的重要策略,兼职辅导员队伍中,在读研究生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我就是其中一员。近几年来,社会对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关注空前高涨,引发了研究的热潮,然而,辅导员队伍中兼职辅导员却并没有受到充分的关注。另一方面,目前对于辅导员的研究主要是将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工具,而对于辅导员个体的关怀少之又少。而真正使我对兼职辅导员产生密切关注的是我在读期间担任兼职辅导员的亲身经历。本研究对辅导员的关注,实质是一名兼职辅导员对自我生活的反思。本研究以质的研究为取向,采用了叙事研究方法。研究资料主要包括我的生活日记、日常工作记录、师生交流文本、以及与相关人员日常交流(学生、老师、辅导员、家人、朋友、同学等)的回忆,将我在读研究生期间兼任学生辅导员生涯中所经历过的,以及其他兼职辅导员身上发生的诸多事件通过叙述的方式呈现。在此项研究中我既是研究者,同时也是被研究者。本研究的关注重点是:兼职辅导员作为辅导员队伍中的特殊个体,既是学生又是老师的双重身份如何影响该...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 兼职学生辅导员队伍迅速壮大
(二) 我与兼职辅导员“亲密接触”
二、研究的思路
(一) 从“它们”到“他们”:基于“人”的研究
(二) 从“他们”到“他”:基于“个体”的研究
(三) 从“他”到“我”:基于“唤醒生命自觉”的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
(一) 质的研究
(二) 叙事与叙事研究
(三) 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四、概念界定
(一) 兼职辅导员
(二) 身份统合
第二章 我的兼职辅导员生活
一、生活在迷茫中起始
(一) 突如其来的谈话:新身份的从天而降
(二) 大失所望的交流:寻求外界支援失败
(三) 豁然开朗的突围:对新生活的初步思考
二、生活在冲突中铺陈
(一) 我的一天:新身份的确立
(二) 我的一周:新旧身份的交错
(三) 我的一年:身份的统合
第三章 在身份统合中实现个体发展
一、兼职辅导员在身份统合中实现个体发展的定位
(一) 作为学生:体验取向
(二) 作为教师:责任取向
(三) 作为完整的人:个体发展取向
二、兼职辅导员在身份统合中实现个体发展的途径
(一) 向外汲取
(二) 对内自省
(三) 相互对话
三、为兼职辅导员在身份统合中实现个体发展构建家园
(一) 安全:制度保障
(二) 分享:平台搭建
(三) 归属:人文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爱教师生命:生命教育的另一视角[J]. 徐生梅,王文广.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2)
[2]教育的终极目的——关注人的生存状态[J]. 马龙珠.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06(04)
[3]个体活动:教育生态的生命活力所在[J]. 王厚怀,罗建军.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4]求真务实 锐意进取 不断把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推向前进——在上海市第二届高校学生辅导员论坛上的讲话[J]. 殷一璀. 思想·理论·教育. 2006(07)
[5]现阶段辅导员功能新探[J]. 庄创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03)
[6]析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素质要求[J]. 夏小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7]关注教师的生命自觉[J]. 钱丽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01)
[8]浅议高校辅导员制度[J]. 周彤. 科技资讯. 2006(01)
[9]论教师主体生命意义的消解与重构[J]. 覃兵. 教师教育研究. 2005(03)
[10]浅谈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品质和观念[J]. 姚贵库.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硕士论文
[1]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研究[D]. 刘雪春.武汉理工大学 2006
[2]大学辅导员道德规范与胜任力关系的研究[D]. 靳江波.山西大学 2005
[3]关于当前湖南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成因及对策的思考[D]. 章小纯.华中师范大学 2005
[4]在校研究生生活目的与意义研究[D]. 郑朝武.福建师范大学 2005
[5]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品德结构研究[D]. 李红革.华中师范大学 2004
[6]新时期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D]. 李正军.华中师范大学 2004
[7]我国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研究[D]. 邓雪琳.湖南大学 2004
[8]共生性师生关系——对师生关系的一种阐述[D]. 鲍聪.浙江师范大学 2004
[9]我的新教师生活[D]. 姚红玉.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73140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 兼职学生辅导员队伍迅速壮大
(二) 我与兼职辅导员“亲密接触”
二、研究的思路
(一) 从“它们”到“他们”:基于“人”的研究
(二) 从“他们”到“他”:基于“个体”的研究
(三) 从“他”到“我”:基于“唤醒生命自觉”的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
(一) 质的研究
(二) 叙事与叙事研究
(三) 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四、概念界定
(一) 兼职辅导员
(二) 身份统合
第二章 我的兼职辅导员生活
一、生活在迷茫中起始
(一) 突如其来的谈话:新身份的从天而降
(二) 大失所望的交流:寻求外界支援失败
(三) 豁然开朗的突围:对新生活的初步思考
二、生活在冲突中铺陈
(一) 我的一天:新身份的确立
(二) 我的一周:新旧身份的交错
(三) 我的一年:身份的统合
第三章 在身份统合中实现个体发展
一、兼职辅导员在身份统合中实现个体发展的定位
(一) 作为学生:体验取向
(二) 作为教师:责任取向
(三) 作为完整的人:个体发展取向
二、兼职辅导员在身份统合中实现个体发展的途径
(一) 向外汲取
(二) 对内自省
(三) 相互对话
三、为兼职辅导员在身份统合中实现个体发展构建家园
(一) 安全:制度保障
(二) 分享:平台搭建
(三) 归属:人文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爱教师生命:生命教育的另一视角[J]. 徐生梅,王文广.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2)
[2]教育的终极目的——关注人的生存状态[J]. 马龙珠.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06(04)
[3]个体活动:教育生态的生命活力所在[J]. 王厚怀,罗建军.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4]求真务实 锐意进取 不断把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推向前进——在上海市第二届高校学生辅导员论坛上的讲话[J]. 殷一璀. 思想·理论·教育. 2006(07)
[5]现阶段辅导员功能新探[J]. 庄创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03)
[6]析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素质要求[J]. 夏小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7]关注教师的生命自觉[J]. 钱丽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01)
[8]浅议高校辅导员制度[J]. 周彤. 科技资讯. 2006(01)
[9]论教师主体生命意义的消解与重构[J]. 覃兵. 教师教育研究. 2005(03)
[10]浅谈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品质和观念[J]. 姚贵库.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硕士论文
[1]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研究[D]. 刘雪春.武汉理工大学 2006
[2]大学辅导员道德规范与胜任力关系的研究[D]. 靳江波.山西大学 2005
[3]关于当前湖南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成因及对策的思考[D]. 章小纯.华中师范大学 2005
[4]在校研究生生活目的与意义研究[D]. 郑朝武.福建师范大学 2005
[5]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品德结构研究[D]. 李红革.华中师范大学 2004
[6]新时期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D]. 李正军.华中师范大学 2004
[7]我国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研究[D]. 邓雪琳.湖南大学 2004
[8]共生性师生关系——对师生关系的一种阐述[D]. 鲍聪.浙江师范大学 2004
[9]我的新教师生活[D]. 姚红玉.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73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73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