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教师发展共同体构建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1-05-15 18:10
师范院校教师发展往往缺乏教育实践问题研究的支撑,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研究又缺乏专家指导。通过主管部门组织,二者在共同完成课题过程中,建构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教师的发展共同体,弥合理论和实践的鸿沟,推动区域内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和主管部门的协同,实现师范院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发展,推动区域教育事业发展。
【文章来源】:高教论坛. 2020,(10)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当前师范院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关系现状
(一)师范院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交流处于单向度模式
(二)单向度指导关系阻碍二者的发展
(三)目前理论和实践缺少二者交叉融合的关注
二、构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路径
(一)以基础教育课题为载体
(二)师范院校教师作为协助者/支持者参与和指导课题研究
(三)中小学教师在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
(四)教育主管部门统筹推进
三、建构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意义和作用
(一)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教师发展共同体是对传统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超越
(二)有助于区域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绩、问题与省思:走向协同的浙江省教师发展学校建设[J]. 黄晓,张飘洒. 教师教育研究. 2019(05)
[2]促进教师发展共同体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J]. 肖江. 江苏教育. 2018(94)
[3]“一花六瓣”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课题研究[J]. 黄湖滨. 重庆与世界. 2018(16)
[4]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者角色缺失及改善[J]. 郝福生. 教育评论. 2018(03)
[5]构建实践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 葛璐,郑友训. 教育探索. 2016(11)
[6]UDS合作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数字化学习研究[J]. 林青松. 中国电化教育. 2014(01)
[7]师范院校支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检讨和改进[J]. 李纯. 当代教育科学. 2012(03)
[8]治理视野下的教师共同体建设[J]. 王天晓,孟繁华. 中国教育学刊. 2009(08)
[9]学校问题透视——形成学习共同体[J]. 佐藤学,钟启泉. 全球教育展望. 2003(07)
[10]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发展:理念及实践[J]. 傅树京. 辽宁教育研究. 2003(05)
本文编号:3188104
【文章来源】:高教论坛. 2020,(10)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当前师范院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关系现状
(一)师范院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交流处于单向度模式
(二)单向度指导关系阻碍二者的发展
(三)目前理论和实践缺少二者交叉融合的关注
二、构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路径
(一)以基础教育课题为载体
(二)师范院校教师作为协助者/支持者参与和指导课题研究
(三)中小学教师在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
(四)教育主管部门统筹推进
三、建构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意义和作用
(一)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教师发展共同体是对传统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超越
(二)有助于区域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绩、问题与省思:走向协同的浙江省教师发展学校建设[J]. 黄晓,张飘洒. 教师教育研究. 2019(05)
[2]促进教师发展共同体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J]. 肖江. 江苏教育. 2018(94)
[3]“一花六瓣”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课题研究[J]. 黄湖滨. 重庆与世界. 2018(16)
[4]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者角色缺失及改善[J]. 郝福生. 教育评论. 2018(03)
[5]构建实践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 葛璐,郑友训. 教育探索. 2016(11)
[6]UDS合作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数字化学习研究[J]. 林青松. 中国电化教育. 2014(01)
[7]师范院校支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检讨和改进[J]. 李纯. 当代教育科学. 2012(03)
[8]治理视野下的教师共同体建设[J]. 王天晓,孟繁华. 中国教育学刊. 2009(08)
[9]学校问题透视——形成学习共同体[J]. 佐藤学,钟启泉. 全球教育展望. 2003(07)
[10]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发展:理念及实践[J]. 傅树京. 辽宁教育研究. 2003(05)
本文编号:3188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8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