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的案例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21-09-05 15:52
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是化工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文章以该课程的"案例教学+精作业"的教学模式为例,阐述了基于案例的知识点讲授层次和精作业要点。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处理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章来源】:化工高等教育. 2020,37(05)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化工过程各层次的互相影响
课程内容涉及反应、分离和换热网络的设计、合成和优化及不可分割子系统的辨识和切割,因此所选择的案例应尽可能涵盖上述知识点。煤制液氢、环氧乙烷的合成系统都是很好的案例。2.反应-分离系统的合成。
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布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精作业”,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实践体会优化过程,并完善知识结构。该过程也可以锻炼学生在充分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设计化工系统、解决化工问题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精作业的题目不是针对一个知识点,而是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化工生产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作业题材应在综合考虑学生兴趣、题目综合性和创新空间的基础上确定,如以图3所示的“直柴加氢系统的优化”为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模拟,探讨反应器和精馏塔的操作变化对系统能耗的影响。学生需综合利用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和化工原理的知识,以及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的优化方法进行换热网络、反应器和分离设备的模拟和集成分析。精作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该方法适用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知识留存率高的特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中序贯模块法与Aspen模拟的集成案例教学[J]. 项东,靳通,方远婷,曹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16)
[2]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教学改革实践[J]. 张恒,王婷婷,丁养军. 化工高等教育. 2017(04)
[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焦纬洲,刘有智,栗秀萍,祁贵生,袁志国,高璟. 化工高等教育. 2014(02)
[4]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课程教学中的体会[J]. 马立国,孙德,李天一,杜长海. 化工高等教育. 2010(05)
[5]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教学的初步探索[J]. 张香文,郭伟.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5(S1)
本文编号:3385636
【文章来源】:化工高等教育. 2020,37(05)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化工过程各层次的互相影响
课程内容涉及反应、分离和换热网络的设计、合成和优化及不可分割子系统的辨识和切割,因此所选择的案例应尽可能涵盖上述知识点。煤制液氢、环氧乙烷的合成系统都是很好的案例。2.反应-分离系统的合成。
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布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精作业”,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实践体会优化过程,并完善知识结构。该过程也可以锻炼学生在充分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设计化工系统、解决化工问题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精作业的题目不是针对一个知识点,而是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化工生产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作业题材应在综合考虑学生兴趣、题目综合性和创新空间的基础上确定,如以图3所示的“直柴加氢系统的优化”为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模拟,探讨反应器和精馏塔的操作变化对系统能耗的影响。学生需综合利用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和化工原理的知识,以及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的优化方法进行换热网络、反应器和分离设备的模拟和集成分析。精作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该方法适用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知识留存率高的特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中序贯模块法与Aspen模拟的集成案例教学[J]. 项东,靳通,方远婷,曹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16)
[2]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教学改革实践[J]. 张恒,王婷婷,丁养军. 化工高等教育. 2017(04)
[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焦纬洲,刘有智,栗秀萍,祁贵生,袁志国,高璟. 化工高等教育. 2014(02)
[4]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课程教学中的体会[J]. 马立国,孙德,李天一,杜长海. 化工高等教育. 2010(05)
[5]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教学的初步探索[J]. 张香文,郭伟.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5(S1)
本文编号:3385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3856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