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基于“课程思政”元素“挖”与“融”的教学路径探究——以经济学类专业课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07 03:47
  如何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合正逐步成为高校学术界关注探讨和研究阐释的热点问题。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主要包括体现责任与担当的家国情怀、优秀的个人品格和全面的科学观等。这些元素在专业课中的融入途径有知识本身挖掘、知识模块整合、知识发展应用、知识前沿追踪以及知识呈现"中国化"等。以经济学类专业课程为例,阐述如何在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把思政元素自然渗入课程的方方面面,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文章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0,34(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基于“课程思政”元素“挖”与“融”的教学路径探究——以经济学类专业课为例


思政元素融入设计图

路径图,路径图,课程,学生


在充分认识原有知识的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学习新思想、构建新知识。新的问题引入后,让学生主动亲自参与分析过程,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记忆结论上。通过与老师、其他同学的共同讨论,分享别人的思维过程,能帮助学生从多个侧面理解知识点并激发学习兴趣。譬如,关于富有需求弹性和缺乏需求弹性的讲解,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如果直接讲授,很容易导致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抽象概念,通过对比两个实际政策产生的事与愿违的效果进行发掘区别,进而巧妙总结知识点。这种从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出发、引领其探究新知识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具体实现路径见图2。3.2.3 案例与实践结合法:关注社会热点,激发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 韩宪洲.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2]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 高德毅,宗爱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1)



本文编号:3421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421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9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