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学校法人地位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发布时间:2021-10-07 05:51
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变,是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民营化管理是一切经营单位均应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法人治理,由法人代表及其聘用的专业人员负责经营决策和管理,政府首长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不再插手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主要领导干部的作用。尽管企业与高等学校(本文所称的高等学校特指公立高校)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仍可引以为鉴。在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政府对高校统的过多,高校办学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法虽然已从组织上、形式上完成了高等学校法人制度的认定,并规定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内容和具体含义,但离高等学校以独立法人资格处理与各方面的关系还相差甚远。分析我国高等学校法人地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对策,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企业法人与高等学校法人比较的角度解释高等学校法人的涵义。高校法人一方享有民事主体的法律性质;另一方面又有区别于民事主体的行政主体性质。此外,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相比较,高等学校的基本性质决定高等学校法人地位中政府对高校的所有权与高校所拥有的控制权没有完全分离。现代大学制度中的高等...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 国外对高等学校法人地位问题的研究情况(以美、日为例)
(二) 我国理论界对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有利于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二) 有利于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社会组织等方面关系
(三) 有利于处理学校内部政治、学术、行政权利关系
(四) 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奠定必要基础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及可能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第一章 高等学校法人
1.1 高等学校法人的涵义
1.2 确立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的必要性
第二章 我国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的现状
2.1 我国高等学校法人的性质
2.2 我国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的具体体现
1、高等学校与社会(市场)的关系
2、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3、高等学校内部各种关系
(1) 高校法人的内部结构关系
(2) 高校与教师、学生的关系
第三章 我国高等学校法人地位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惰性依然存在
3.2 教育管理集权体制的惯性影响
3.3 监督、评估机制的欠缺
3.4 高校自主办学能力缺失
3.5 各种配套改革不到位
第四章 我国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的完善
4.1 重构政府与高校的关系
1、分化政府角色,转变政府职能
2、建立和完善评估中介机构
3、培育高校自主办学能力
4.2 加强法律保障
1、完善高校法人制度
2、完善高等教育法规体系
3、依据法律、法规及政策,建立大学章程及大学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培育自主办学能力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J]. 谭德刚. 北方经贸. 2006(06)
[2]市场经济下我国高等教育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一定,李金轩,贺凤莲.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01)
[3]高等学校自主权及其限度[J]. 蒋后强. 高等教育研究. 2006(02)
[4]简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建设问题[J]. 李坚.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11)
[5]关于高校聘任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 郑玉刚,蔡根女.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03)
[6]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困境及成因分析[J]. 张敏生.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5)
[7]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对教育中介组织建设的需要[J]. 金国红,周守军.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08)
[8]西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J]. 陈玉琨. 世界教育信息. 2005(07)
[9]高等学校行政行为的法律性质[J]. 周明. 天津电大学报. 2005(02)
[10]高等学校法人与高等学校自主权[J]. 申素平. 中国高教研究. 2005(05)
硕士论文
[1]日本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朴钟鹤.首都师范大学 2005
[2]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研究[D]. 邓厚勇.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21475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 国外对高等学校法人地位问题的研究情况(以美、日为例)
(二) 我国理论界对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有利于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二) 有利于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社会组织等方面关系
(三) 有利于处理学校内部政治、学术、行政权利关系
(四) 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奠定必要基础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及可能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第一章 高等学校法人
1.1 高等学校法人的涵义
1.2 确立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的必要性
第二章 我国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的现状
2.1 我国高等学校法人的性质
2.2 我国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的具体体现
1、高等学校与社会(市场)的关系
2、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3、高等学校内部各种关系
(1) 高校法人的内部结构关系
(2) 高校与教师、学生的关系
第三章 我国高等学校法人地位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惰性依然存在
3.2 教育管理集权体制的惯性影响
3.3 监督、评估机制的欠缺
3.4 高校自主办学能力缺失
3.5 各种配套改革不到位
第四章 我国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的完善
4.1 重构政府与高校的关系
1、分化政府角色,转变政府职能
2、建立和完善评估中介机构
3、培育高校自主办学能力
4.2 加强法律保障
1、完善高校法人制度
2、完善高等教育法规体系
3、依据法律、法规及政策,建立大学章程及大学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培育自主办学能力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J]. 谭德刚. 北方经贸. 2006(06)
[2]市场经济下我国高等教育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一定,李金轩,贺凤莲.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01)
[3]高等学校自主权及其限度[J]. 蒋后强. 高等教育研究. 2006(02)
[4]简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建设问题[J]. 李坚.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11)
[5]关于高校聘任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 郑玉刚,蔡根女.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03)
[6]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困境及成因分析[J]. 张敏生.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5)
[7]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对教育中介组织建设的需要[J]. 金国红,周守军.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08)
[8]西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J]. 陈玉琨. 世界教育信息. 2005(07)
[9]高等学校行政行为的法律性质[J]. 周明. 天津电大学报. 2005(02)
[10]高等学校法人与高等学校自主权[J]. 申素平. 中国高教研究. 2005(05)
硕士论文
[1]日本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朴钟鹤.首都师范大学 2005
[2]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研究[D]. 邓厚勇.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21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42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