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从趣味数学到趣味算法到趣味编程——非专业学习者体会计算思维的一条途径?

发布时间:2021-10-09 23:50
  <正>0引言计算思维谈了十多年了。如果于概念辨析的层面探讨,似乎还没有形成共识的"定义"。事实上,并非任何事情都要先搞清楚定义才能展开内涵研究和实践,许多方向性的话题,本就不好下定义。然而,十多年没搞清楚定义,却还有人愿意继续谈,一定是这个词语后面蕴涵着某种比较广阔的人们觉得有价值的东西。于是,可以重点讨论或者展示些具体的做法和例子。是否属于计算思维的范畴,有些不同的看法也正常,重点是事情具体了,价值就容易判断。 

【文章来源】:计算机教育. 2020,(1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从趣味数学到趣味算法到趣味编程——非专业学习者体会计算思维的一条途径?


1961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趣味数学》

棋子,空位


《趣味数学》中的一个问题:移棋子。将黑白6只棋子在桌上黑白相间地排成一排——黑白黑白黑白,左边留出够放4只子的空位,现在要把这6只子移成3只白子在左边、3只黑子紧接在右边的样子(如图2所示)。要求是必须一次并列移两子,把它们移到空位上,不能更改子的顺序,只可移3次解决问题。三年级以上小学生能理解这个问题。想一想,试一试,10分钟内通常就能解决,也就是给出了一个三步骤算法。这里留给读者来做。

棋子,程序


那么,若编出程序来,还能带来什么新的价值吗?是的,如果我们心目中的程序是要基于输入n,一步步输出展示一个类似于图3(a)所示的过程(当然还要加上最初3对是怎么完成的),就会有至少两条很有价值的考虑:首先,信息的表示,即如何在程序中用数据表示棋子局面的状态和变化过程。简单起见,只考虑字符方式。程序的执行,就可能想象输出如图3(b)所示的结果。从学理的角度讲,就是要体现信息和数据的关系,利用编程语言提供的能力,做一个从信息到数据的映射。


本文编号:3427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427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c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