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的结构及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03:45
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构建出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的结构,并用自编问卷对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为了进一步揭示主观就业障碍这一职业心理变量的结构和机制,研究者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其与职业成熟度、控制点的关系。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是一阶六因子的结构,包括就业形势、自我职业了解、外部支持因素、个性因素、求职基本条件和经验因素六个因子。第二,本研究编制的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问卷是一个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工具。第三,在校硕士研究生感知到的就业障碍较高,其中“就业形势”因子的障碍最突出。第四,不同性别的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差异显著,女生总体上感知到的障碍显著高于男生。第五,父亲不同教育水平的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存在显著差异,父亲教育水平为高中或中专的研究生感知到的就业障碍最大。第六,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与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即职业成熟度越高,硕士研究生感知到的就业障碍越小,反之,职业成熟度越低,感知到的就业障碍就越大。第七,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与控制点呈显著负相关,即越外控...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诸因子平均值水平从表6和图2我们可以发现,就业形势因子得分最高,说明硕十研究生在求职时感知到的障
礴观旅业主降南师哈师扬大河海南大南航南邮图3不同学校的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的平均值分布由图3可见,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得分最高的是扬州大学的学生,得分最低的是南京大的学生.说明名校研究生的主观就业障碍低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但并没有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水平。
文史理科工科财经管理图6不同学科类别硕士研究生的主观就业障碍各因子平均值分布图6显示的是不同学科研究生在主观就业障碍各个因子上得分的平均值描述图。4入4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的性别差异以性别为自变量,做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见表9,从表中我们得知,男女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诸因子检验结果来看,就业形势、外部支持因素、经验因素均达到显著水平。总体上,女硕士研究生感受到的就业障碍更大,问卷总分及六个因子的平均分都高于男研究生。但在自我职业了解和求职基本条件二因子上平均分虽然有差别,但这种性别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表9不同性别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的T检验因变量男生 (n==269)女生 (n==243) MSDMSDT值显著性水平(双尾),nJ︸沪40闷I几U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的实证研究[J]. 余新丽,刘建新. 教育科学. 2006(06)
[2]大学生就业的三大障碍因素分析[J]. 郑光豹.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11)
[3]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 张智勇,荣煜,管延军.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5)
[4]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控措施[J]. 刘春来.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6(02)
[5]大学生就业的自身障碍及对策探析——以三届毕业生调查为基础的分析研究[J]. 申作青. 教育发展研究. 2006(07)
[6]拓展素质教育,提升就业能力——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与对策[J]. 王欢. 高等农业教育. 2006(03)
[7]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J]. 朱坚,余杰. 教育与现代化. 2005(03)
[8]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J]. 曹欣荣. 邢台学院学报. 2005(03)
[9]大学生就业难的理性思考[J]. 刘平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10]大学生就业障碍性因素及成因分析[J]. 王建中. 煤炭高等教育. 2005(04)
博士论文
[1]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 车丽萍.西南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及其特点研究[D]. 吴雪梅.西南大学 2006
[2]关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 李锐利.华东师范大学 2004
[3]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 朱云立.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48174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诸因子平均值水平从表6和图2我们可以发现,就业形势因子得分最高,说明硕十研究生在求职时感知到的障
礴观旅业主降南师哈师扬大河海南大南航南邮图3不同学校的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的平均值分布由图3可见,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得分最高的是扬州大学的学生,得分最低的是南京大的学生.说明名校研究生的主观就业障碍低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但并没有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水平。
文史理科工科财经管理图6不同学科类别硕士研究生的主观就业障碍各因子平均值分布图6显示的是不同学科研究生在主观就业障碍各个因子上得分的平均值描述图。4入4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的性别差异以性别为自变量,做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见表9,从表中我们得知,男女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诸因子检验结果来看,就业形势、外部支持因素、经验因素均达到显著水平。总体上,女硕士研究生感受到的就业障碍更大,问卷总分及六个因子的平均分都高于男研究生。但在自我职业了解和求职基本条件二因子上平均分虽然有差别,但这种性别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表9不同性别硕士研究生主观就业障碍的T检验因变量男生 (n==269)女生 (n==243) MSDMSDT值显著性水平(双尾),nJ︸沪40闷I几U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的实证研究[J]. 余新丽,刘建新. 教育科学. 2006(06)
[2]大学生就业的三大障碍因素分析[J]. 郑光豹.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11)
[3]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 张智勇,荣煜,管延军.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5)
[4]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控措施[J]. 刘春来.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6(02)
[5]大学生就业的自身障碍及对策探析——以三届毕业生调查为基础的分析研究[J]. 申作青. 教育发展研究. 2006(07)
[6]拓展素质教育,提升就业能力——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与对策[J]. 王欢. 高等农业教育. 2006(03)
[7]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J]. 朱坚,余杰. 教育与现代化. 2005(03)
[8]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J]. 曹欣荣. 邢台学院学报. 2005(03)
[9]大学生就业难的理性思考[J]. 刘平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10]大学生就业障碍性因素及成因分析[J]. 王建中. 煤炭高等教育. 2005(04)
博士论文
[1]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 车丽萍.西南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及其特点研究[D]. 吴雪梅.西南大学 2006
[2]关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 李锐利.华东师范大学 2004
[3]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 朱云立.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48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44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