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文化资本与精英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问题 ——基于法国大学校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2 01:30
  大学校是法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精英教育部分,是法国培养社会精英的殿堂,在法国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声誉。与此同时,大学校因为采取特殊的招生入学制度,存在着显著的入学机会不平等问题。本文试图从文化资本的角度出发,分析大学校入学不平等性存在的深层原因,讨论目前大学校针对这一问题而采取的策略,从而为我们进一步思考精英教育方面的公平问题提供个案性的参考。本论文第一章首先在法国教育体系的总体框架中对大学校进行了介绍,随后考察法国高等教育双轨制中精英性质的大学校这一轨招生制度的特点,即与综合大学的开放性入学方式截然不同,不仅通过具有生源选育功能的大学校预科班,而且最终招生时也采取严格的竞试方式,进而论证大学校入学机会公平问题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第二章首先指出,大学校入学机会不平等问题,长期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大学校常常被质疑甚至指责为是社会不平等的复制者;这一问题引起了学者、法国政府和大学校自身的重视。在此基础上,笔者论证大学校入学机会问题受到关注的原因,一是该问题对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阶层升迁的特别重要意义,二是该问题与优质教育资源享用的公平性、大学校创办初衷和法兰西平等政治理想的实现密切相关...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文化资本与精英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问题 ——基于法国大学校研究


进入高等教育的法国高中毕业生在不同轨道的比例

预科班,学业,资料来源


口口其他特殊高等教育抓构 构75今舀图1一2进入高等教育的法国高中毕业生在不同轨道的比例资料来源:En明 eteNationale2005一2006(二)预科班的分类与课程大体上,预科班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科技类预科班,经济与商业类预科班,文学艺术类预科班。2002年,科技类预科班的招生人数约为45000人,经济类预科班的人数为12000人,文学艺术类预科班的人数为9500人。①不同类别的预科班为不同类别的大学校提供预科教育。科技类预科班的学生可以报考所有的工程师大学、四所高等师范和国家兽医大学校。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生物、信息利一学等。经济与商业类预科班的学生将来可以报考所有的商业管理类大学校和卡尚高师 (ENSCachan)。他们主要学习的课程有:数学、经济、外语、历史、一般文学等。文学艺术类预科班的学生可以报考高等师范(巴黎高师等四所)、国家测绘大学校、国家经济与管理大学校和国家政治学院。该类预科又分为两个更小的类别:“文学(A/L)”和“文学与社会科学(B/L)”。“文学”类别的学生学习的课程主要是法语、哲学、历史、当代语言学、古代语言与文学等;“文学与社会科学”类别的学生主要学习课程包括哲学、当代语言与文学、经济学、社会学、数学等。(三)预科班毕业生的学业分流预科班的毕业生远不是最终都能进入大学校进行学习,而且这一情况对于不同类别的预科班相差甚远。图1一3给出了学生在进入预科班5年之后的学业分流情况②。对于科技类预科班和经济类预科班,我们看到分别有85%和81%的学生① ehristianBaudelotetal.L“ dossiersNO246, Deeembre2003:Leselassesprevatoiresaux脚 ndeseeoles evolutionsurvingt一 einqans.LedocumentationFraneaise

大学,家庭成员,学历,资料来源


率百分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其他家庭成员图3一 12002年大学校入学者中其别的家庭成员具有大学校学历的比例资料来源 :ChristianBaudelotetal.LesdossiersNox46, Deeelnbre2003:Leselassesprenatoires auxgrandeseeolesevolutionsurvingt一 einqazls.LedocumentationFraneaise,2003:44.第二节文化资本与大学校入学机会的不平等:历时分析本节考察大学校入学的社会阶层不平等性的演化。下面先简要说明过去的60年中,法国社会阶层分布和教育背景都发生的变化,以及本研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文化资本如何影响了大学校的入学。一、研究背景首先,我们看社会阶层结构方面的变化。在近60年中,法国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0年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之相应,社会阶层的分布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趋势上来看,出身于大众阶层子女比重不断减小:在1919一1928其占到三分之二


本文编号:3450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450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0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