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互联网+教育”多路径探索与实践——基于C大学的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25 18:18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探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互联网+教育"方面的多路径做法及推进和完善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文章结合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C大学"互联网+教育"的实施路径,分析其优化举措,为同类院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文章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缘起
二、C大学“互联网+教育”的多元化路径探究
(一)全校普及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
(二)巧妙借助尔雅通识课程网络学习平台
(三)积极探索MOOC、SPOC和其他形式在线课程
(四)加盟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共享名校资源
(五)“硬件升级”,助推教学信息化建设
1. 建设更具现代化气息的全新的设施和新型互动体验教室,助推教学信息化建设
2. 多间实验室新增常态化录播设施,便于教师记录教学全过程
3. 自主开发新型教学工具,辅助教学
三、推进“互联网+教育”实施的建议和举措
(一)强化在线课程运行过程管理,将在线课程纳入课程评价体制
1. 制订相应的在线课程管理办法,使教学教研活动有章可循
2. 细化在线课程运行的具体环节,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安排、教学研究、课堂教学、质量检测、评价反馈的闭环系统
3. 在线课程、混合式课程不同于传统的面授课程,对其评价体系也要在一般课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
(二)积极转变师生观念,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新形态
1. 部分教师使用在线教育资源积极性不高,且缺乏在线授课经验
2. 教师要转变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3. 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自律品质和慎独精神
(三)避免在线资源闲置,也要防止形式大于内容
1. 尽量避免“重资源建设,轻资源使用”现象发生
2. 对于在线教育和在线课程,要防止形式大于内容、高于内容等情况的出现
3. 借助大数据资源辅助教学
(四)加强教育APP管理,建立备案和退出等机制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与研发路径[J]. 黄荣怀,陈丽,田阳,陆晓静,郑勤华,曾海军.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1)
[2]高校推广在线课程的障碍及其突破[J]. 徐伟,王云峰,孙东媛.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09)
[3]在把握统一性与尊重多样性中追求目标同一性[J]. 赵中源,陈蒙蒙. 中国高等教育. 2019(10)
[4]在线学习新方式对教育的影响[J]. 宋国学,林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11)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与实现方法[J]. 何克抗.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8(02)
本文编号:3457939
【文章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缘起
二、C大学“互联网+教育”的多元化路径探究
(一)全校普及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
(二)巧妙借助尔雅通识课程网络学习平台
(三)积极探索MOOC、SPOC和其他形式在线课程
(四)加盟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共享名校资源
(五)“硬件升级”,助推教学信息化建设
1. 建设更具现代化气息的全新的设施和新型互动体验教室,助推教学信息化建设
2. 多间实验室新增常态化录播设施,便于教师记录教学全过程
3. 自主开发新型教学工具,辅助教学
三、推进“互联网+教育”实施的建议和举措
(一)强化在线课程运行过程管理,将在线课程纳入课程评价体制
1. 制订相应的在线课程管理办法,使教学教研活动有章可循
2. 细化在线课程运行的具体环节,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安排、教学研究、课堂教学、质量检测、评价反馈的闭环系统
3. 在线课程、混合式课程不同于传统的面授课程,对其评价体系也要在一般课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
(二)积极转变师生观念,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新形态
1. 部分教师使用在线教育资源积极性不高,且缺乏在线授课经验
2. 教师要转变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3. 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自律品质和慎独精神
(三)避免在线资源闲置,也要防止形式大于内容
1. 尽量避免“重资源建设,轻资源使用”现象发生
2. 对于在线教育和在线课程,要防止形式大于内容、高于内容等情况的出现
3. 借助大数据资源辅助教学
(四)加强教育APP管理,建立备案和退出等机制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与研发路径[J]. 黄荣怀,陈丽,田阳,陆晓静,郑勤华,曾海军.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1)
[2]高校推广在线课程的障碍及其突破[J]. 徐伟,王云峰,孙东媛.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09)
[3]在把握统一性与尊重多样性中追求目标同一性[J]. 赵中源,陈蒙蒙. 中国高等教育. 2019(10)
[4]在线学习新方式对教育的影响[J]. 宋国学,林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11)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与实现方法[J]. 何克抗.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8(02)
本文编号:3457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45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