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发布时间:2021-10-26 03:21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给传统的思想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互联网不仅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外部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也对其内部因素产生很大的冲击。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只有认真研究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新情况、新特点,营造好自我教育的新平台,才能使大学生自我教育有新的发展。 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借鉴有关研究成果,针对网络给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来的巨大变革,给大学生带来的巨大影响,对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进行了探讨。文章从网络的特点以及给大学生思想带来的冲击、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特征和进行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和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相关性分析与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从丰富性、自由性、虚拟性、互动性四个要素分析了网络的特点,再列出了十二点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普遍冲击;其次从大学生的现状分析、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疏导、自我教育的内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要求、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特性、大学生上网的心理特征分析、正确处理好法与德的问题、网络条件下大学生实...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网络的特点以及给大学生思想带来的冲击
    1、网络的特点
        (1) 网络具有丰富性
        (2) 网络具有自由性
        (3) 网络具有虚拟性
        (4) 网络具有互动性
    2、网络给大学生思想带来的冲击
        (1) 多元化的网络信息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
        (2) 西方在网络文化中的强势地位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
        (3) 各类信息垃圾及“染毒”信息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作用
        (4) 网络的虚拟化特征,易导致大学生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产生问题
        (5) 网络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6) 网络文化的异质性会使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倾斜
        (7) 网络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紊乱
        (8) 网络易造成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
        (9) 网络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冷漠
        (10) 网上信息交流引发大学生的人格障碍
        (11) 网上信息交流容易诱发大学生的破坏欲望
        (12) 网络容易使大学生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性心理障碍
二、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特征和进行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1、大学生的现状分析
        (1) 时代感增强,责任意识减弱
        (2) 进取心强,辨别能力弱
        (3) 社会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
        (4) 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
    2、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疏导
        (1) 理想疏导
        (2) 激励疏导
        (3) 感情疏导
    3、自我教育的内容
        (1) 思想政治方面
        (2) 道德品质方面
        (3) 文化知识方面
        (4) 个性心理方面
        (5) 身体素质方面
    4、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要求
        (1) 自觉性要求
        (2) 社会性要求
        (3) 针对性要求
        (4) 持久性要求
        (5) 实践性要求
    5、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特性
        (1) 网络凸显了自我教育的自主性
        (2) 网络强化了自我教育的自由性
        (3) 网络增强了自我教育的个性化
        (4) 网络契合了自我教育的规律性
    6、大学生上网的心理特征分析
        (1) 求新奇
        (2) 求宣泄
        (3) 好胜心
    7、正确处理好法与德的问题
    8、网络条件下实现自我教育的必要条件
        (1) 目标的确立
        (2) 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3) 健全的学生组织和得力的骨干队伍
        (4) 建立一套适当的评价体系
    9、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1) 网络具有的开放性、自由性、交互性、虚拟性等新特点,给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外部环境带来了新的变化
        (2) 网络也给发展中的大学生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
        (3)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
        (4) 网络条件下自我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现代开放社会环境的前提性条件,是大学生进行终身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相关性分析与途径
    1、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索
        (1)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外部因素
        (2)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部因素
    2、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1) 网络信息的网状链接为自我教育的自主性提供方便
        (2) 网络的交互性为自我教育的开放性创造条件
        (3) 网络的个性化增大了自我教育多解性的机会
        (4) 网络的开放性不断制造自我教育的非平衡性状态
    3、网络条件下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原则
        (1) 自主教育与引导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2) 积极适应与主动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3) 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
        (4) 自主教育与群体教育相融合的原则
        (5) 自我教育在“三个世界”相沟通的原则
    4、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优势和难点
        (1) 速度快,空间大
        (2) 受众多,范围广
        (3) 形式多样,便于接受
        (4) 因特网的开放性使东西方价值观念在大学生头脑中的碰撞、冲突更加直接、更加激烈了
        (5) 网络使控制舆论导向的难度加大
        (6) 一些具体的探索尚缺乏应有的政策、法律支持
        (7) 一些不良现象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5、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点途径
        (1) 从外部因素看,要建好校园网,搭起自我教育的新平台
        (2) 从内部因素看,要开启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培养自我教育的新动力
        (3) 网络时代如何体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有何功能和作用
    6、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其他途径
        (1) 建设网络教育资源
        (2) 德育生活化、学习化和网络化
        (3)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网络教学
        (4) 校园文化网络化
        (5) 从消极到积极
        (6) 从无序到有序
        (7) 从自发到自觉
        (8) 从有限到无限
        (9) 从无为到有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 孙少晶.  青年研究. 1999(07)
[2]远距离教育的未来[J]. T.R.莫里森,海燕.  国外社会科学. 1989(11)



本文编号:3458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458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9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