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的学术自由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8 13:44
学术自由既是高等教育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现代大学发展所面临的实践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现代大学的重要内涵和大学发展的重要条件的学术自由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学术自由的起源及其在西方大学的历史演进和在我国大学的历史沿革,从现实的角度对学术自由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并探讨了学术自由的影响因素、价值和意义,在分析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学术责任、大学精神、学术规范和学术自律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学术自由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在我国大学实现学术自由的若干措施。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学术自由的历史演进
2.1 学术自由起源的几种观点
2.2 西方大学学术自由的历史演进
2.3 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 大学学术自由的内涵解析
3.1 学术自由的概念
3.2 影响学术自由的因素
3.3 大学学术自由的价值
3.4 学术自由的意义
第四章 大学学术自由的关系分析
4.1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
4.2 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
4.3 学术自由与大学精神
4.4 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
4.5 学术自由与学术自律
第五章 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实现
5.1 学术自由实现的理论分析
5.2 我国学术自由所面临的问题
5.3 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实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对我国切实性问题的思考[J]. 高晓清,顾明远. 高等教育研究. 2004(03)
[2]关于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相关性研究[J]. 张兴福. 甘肃高师学报. 2004(01)
[3]试论大学精神[J]. 杨思信.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4]学术自由研究述评[J]. 林杰. 现代大学教育. 2004(01)
[5]大学精神的困惑[J]. 冷余生. 高等教育研究. 2004(01)
[6]论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J]. 张茂林,孙勇.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06)
[7]略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限度及其制度性保障[J]. 杜驰. 现代教育科学. 2003(11)
[8]现代大学之文化精神[J]. 邓和平. 交通高教研究. 2003(06)
[9]学术自律:学术自由本质的一种解读[J]. 荀振芳. 现代大学教育. 2003(05)
[10]西方大学自治理念的演进[J]. 和震. 学术研究. 2003(10)
本文编号:3630940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学术自由的历史演进
2.1 学术自由起源的几种观点
2.2 西方大学学术自由的历史演进
2.3 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 大学学术自由的内涵解析
3.1 学术自由的概念
3.2 影响学术自由的因素
3.3 大学学术自由的价值
3.4 学术自由的意义
第四章 大学学术自由的关系分析
4.1 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
4.2 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
4.3 学术自由与大学精神
4.4 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
4.5 学术自由与学术自律
第五章 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实现
5.1 学术自由实现的理论分析
5.2 我国学术自由所面临的问题
5.3 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实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对我国切实性问题的思考[J]. 高晓清,顾明远. 高等教育研究. 2004(03)
[2]关于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相关性研究[J]. 张兴福. 甘肃高师学报. 2004(01)
[3]试论大学精神[J]. 杨思信.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4]学术自由研究述评[J]. 林杰. 现代大学教育. 2004(01)
[5]大学精神的困惑[J]. 冷余生. 高等教育研究. 2004(01)
[6]论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J]. 张茂林,孙勇.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06)
[7]略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限度及其制度性保障[J]. 杜驰. 现代教育科学. 2003(11)
[8]现代大学之文化精神[J]. 邓和平. 交通高教研究. 2003(06)
[9]学术自律:学术自由本质的一种解读[J]. 荀振芳. 现代大学教育. 2003(05)
[10]西方大学自治理念的演进[J]. 和震. 学术研究. 2003(10)
本文编号:3630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63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