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高等教育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5 04:30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我国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需求的增长,教育经费短缺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高教投资体制和分配机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和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经费短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几个方面,提出了问题。 第二章从高等教育属性、高等教育融资与资本市场发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高等教育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章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融资现状,并得出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现实必要性。 第四章介绍了美国、印度两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融资情况,为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第五章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环境。 第六章我国高等教育利用资本市场不同的融资模式分析。 第七章对我国高等教育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提出政策性建议。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需求扩大
        1.1.2 教育需求旺盛导致教育供给的短缺
        1.1.3 资本市场的成长为高等教育融资创造了条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方法和途径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1 国外研究动态
            1.4.1.1 人力资本理论
            1.4.1.2 新经济增长理论
            1.4.1.3 准公共产品与教育产品理论
            1.4.1.4 成本分担理论
        1.4.2 国内研究动态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等教育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理论分析
    2.1 高等教育属性
        2.1.1 高等教育属性分析
        2.1.2 高等教育产品属性分析
        2.1.3 小节
    2.2 高等教育融资与资本市场发展
        2.2.1 高等教育的资产状况及其在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力
        2.2.2 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3 高等教育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融资现状
    3.1 以财政拨款为主的融资渠道历史回顾
        3.1.1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演进
        3.1.2 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现状分析
        3.1.3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现存问题分析
    3.2 我国国债专项市场教育融资的分析
        3.2.1 我国高等教育利用债券市场融资的现状
        3.2.2 我国高等教育利用债券市场融资的优势
        3.2.3 发行教育债券是有效的融资方式
    3.3 高校上市产业公司的运营情况
    3.4 高等教育贷款的现状分析
        3.4.1 我国高等教育贷款的类型
        3.4.2 高等教育贷款的信用状况及还款资金来源
        3.4.3 我国高等教育贷款的特性
        3.4.4 我国高等教育贷款开展情况
    3.5 实证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费情况
        3.5.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概况
        3.5.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经费来源与使用的基本情况
        3.5.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费结构分析
        3.5.4 结论
    3.6 结论
第四章 高等教育融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4.1 美国高等教育融资情况及主要模式
        4.1.1 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
        4.1.2 美国的高校类型
        4.1.3 美国高等教育融资主要模式
        4.1.4 美国高等学校融资方式的特点
        4.1.5 美国教育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分析
    4.2 印度高等教育融资情况及主要模式
        4.2.1 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与比例
        4.2.2 印度高等教育资本市场融资情况
        4.2.3 结论——模式单一,政府负担过重
    4.3 启示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环境分析
    5.1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及其改革
        5.1.1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历程
        5.1.2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5.2 我国的金融体制及其改革
    5.3 高等学校作为金融市场主体具有的优势
    5.4 结论
第六章 我国高等教育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模式的分析
    6.1 设立教育银行
        6.1.1 设立教育银行的意义
        6.1.2 设立教育银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6.1.3 教育银行的性质
        6.1.4 教育银行的资金来源及使用
        6.1.5 教育银行的基本职能和主要业务
    6.2 发行高等教育债券
        6.2.1 发行高等教育债券的现实背景
        6.2.2 我国利用高等债券融资的现状
        6.2.3 高等教育债券发行形式和可行性
        6.2.4 发行高等教育债券要注意的问题
    6.3 组建高等教育发展基金
        6.3.1 组建高等教育发展基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6.3.2 高等教育发展基金的组建与组织
        6.3.3 高等教育基金的资金筹集
        6.3.4 高等教育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6.4 发行教育彩票
        6.4.1 发行高等教育彩票的意义
        6.4.2 发行高等教育彩票的可行性
        6.4.3 发行高等教育彩票的注意事项
    6.5 适度引进外资
        6.5.1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
        6.5.2 积极引进海外留学生
        6.5.3 国际贷款
        6.5.4 其他方式引进外资
    6.6 对高校上市公司进行改造
        6.6.1 实行校企分离,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
        6.6.2 对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
        6.6.3 调整主营业务
        6.6.4 利用好证券市场,保持长期的融资功能
    6.7 加强高校与银行的合作
        6.7.1 从多方面加强高校与银行的业务合作
        6.7.2 提供法律政策保障
        6.7.3 成立专门的机构服务
第七章 政策建议
    7.1 高校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模式
    7.2 高校必须加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7.3 国家积极引导,为高等教育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981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981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7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