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本质是知识的扩大再生产”观点辨正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的本质是知识的扩大再生产”观点辨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近来有学者在批评高等教育"适应论"的过程中,提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知识的扩大再生产。这一观点有失偏颇,不仅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类比不当,而且在客观上表现为"见物不见人",付诸实践只会进一步误导我国高校的办学方向。今天,大学虽然已经发展成为繁华的"大都会",内涵丰富,有各种各样的发展目的,但是其本质仍然在于人才培养。动摇了这一点,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立足之本。
【作者单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室;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本质 “适应论” 知识生产
【分类号】:G640
【正文快照】: 高等教育是否应当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近来再次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批评者与坚持者从各自的理论前提出发展开热烈争论,为人们进一步思考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迪。争论中,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出发,提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识再生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叶赋桂;罗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4期
2 展立新;陈学飞;;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01期
3 展立新;陈学飞;;哲学的视角: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四重误读和误构——兼答杨德广“商榷”文[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04期
4 耿有权;;什么是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贡献[J];江苏高教;2009年02期
5 刘铁芳;;大学文化建设:何种文化如何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茂伟;房欲飞;;在通识教育中发展大学生领导力——以美国大学生领导教育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 潘懋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制度[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陆登庭,阎凤桥;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潘懋元;职称回归学衔 提高学术权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周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4期
6 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陈皓明;姚期智;;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7 潘懋元;;我国高校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兼论公、民办高校产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4期
8 杨德广;;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9期
9 焦贺丽;杨德广;;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从西方大学制度的演进过程来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杨德广;;用大学文化推动大学发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正来;;全球化时代的特定知识生产——学者荐书[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03期
2 魏宏聚;;经验、知识与智慧——教学经验的价值澄清与意义重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7期
3 高丙中;李立;;用民族志方法书写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作为知识生产的场所的村落关于写文化的对话[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4 ;卷首语[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4期
5 叶裕森;李茂元;;增强系的活力是管理改革的中心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1985年04期
6 李冲锋;;试论教育学利益[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冯佳;;版本、编纂与修辞:思想社会史视角下的科玄论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传播与网络[J];开放时代;2009年08期
9 洪艺敏;大学的知识管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李春萍;;学者·知识分子·知识工作者[J];学术研究;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娇;周小亮;;互惠偏好视角下的知识生产激励锦标赛模型之反思与探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刘锐;;从差序格局到团体互动:新浪微博空间中的知识生产与机会流动[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丛杭青;王勇;;知识生产中的资源配置问题[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幼生;;论学会在知识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A];2007广东省学会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韩景元;杨鹏起;陈爱祖;刘满洲;;现代企业过程:知识生产、产品生产与价值生产的统一[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陆根书;顾丽娜;刘蕾;;论高校在知识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杜月升;;知识生产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林;;欠发达区域知识管理的问题探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朱建设;;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行动是成就我们事业的保证[A];军工文化论文集[C];2006年
10 宋国力;;目前我国青年创新人才发挥潜能的四个领域[A];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1999-2000)[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若石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虚拟世界不虚幻:“第二人生”凸显知识生产新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喻中;知识是怎样“炼”成的[N];法制日报;2007年
3 荣跃明;作为知识生产的社会科学研究[N];文汇报;2003年
4 赵涛《江海学刊》杂志社;电子复制时代:何为学术与学术何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方军;知识生产的组织架构[N];经济观察报;2003年
6 仓剑邋赛迪顾问软件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IT服务行业的生产力跃进[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7 河南科技学院科技处 丁福虎;让学术原创回到出版利益链顶端[N];光明日报;2008年
8 记者 贾辉;大学将成为人类家园的忠实守望者[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李正风;科学:一种文化[N];科技日报;2000年
10 孙央丽 记者 朱谦;陕西关注妇女与社会性别学[N];中国妇女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华;知识生产的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栋华;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知识生产[D];暨南大学;2010年
3 冯典;大学模式变迁研究:知识生产的视角[D];厦门大学;2009年
4 闫军印;信息产业市场结构的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聂盛;开放源代码知识生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D];清华大学;2005年
7 王刚;社会学视野下的新时期文艺学知识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卫文;知识生产的“社会—认知”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何丹;认知公正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龚正华;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梦迪;新浪微博用户中的知识生产沟与观念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子扬;论马克思实践论视域下的科学知识生产[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陈嘉翔;知识的产权界定、激励及其哲学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4 郑谦;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知识生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高泉;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基础研究与知识人才生产能力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6 房俊峰;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河北省人力资本发展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7 张妍;我国高校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与知识人才生产能力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8 杨晔;地方高校基础研究与知识人才生产能力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9 孙喜;基于技术能力成长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于婷;于丹现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的本质是知识的扩大再生产”观点辨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5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49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