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以安徽省高校为例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以安徽省高校为例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主要表现为对信息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从众心理很明显,过分对时尚个性的追求,选择进行情感的转移与延续以及对手机逐渐形成的依赖心理。文章通过调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以及大学生个人使用手机等方面提供建议和对策。
【作者单位】: 安徽新华学院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使用 调研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SK2012B232) 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项目“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研究”(IFQE201114)
【分类号】:G645.5;G206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带来便利的同时,更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心的大学生群体,并逐渐展示了其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手机媒体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对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秀芹;刘颖;颜士科;;手机媒体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楼锡锦;沈黎勇;林博峰;;大学生使用手机状况研究报告——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朝阳;栾忠恒;;试论大学生手机短信异化及其矫治[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张宛艳;;“飞信”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创新性应用分析——以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06期
3 刘国兵;;信息网络时代提升辅导员工作实效的方法[J];管理工程师;2011年06期
4 吴朝阳;贾伟杰;;大学生手机短信异化探析[J];消费导刊;2010年08期
5 张宛艳;;谈“飞信”在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创新应用——以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王丰昌;;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邵安;;基于手机网络下的高校群体性事件管理实证研究[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叶阿萍;邵安;;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与对策[J];信息化研究;2013年02期
9 徐翔;;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情况调查——以河南省信阳市高校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0 梁建云;;大学生课堂纪律现状分析[J];管理观察;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振涛;;手机媒体作为高校学生培养载体的研究[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航行;陕西新媒体发展与公众关系调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曾伟;3G手机上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安仲森;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矫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邓福蓉;手机短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朱秋;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晋;大学生手机使用道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申晶晶;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渤程;手机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及对策[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9 曾静;论手机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刃剑”效应[D];武汉工程大学;2013年
10 戴静;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虎;余瑞福;;手机对大学生的负性影响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2期
2 王海;甄巍然;王玉珍;;手机短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焦点[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王丽丽;;浅谈手机媒体的现状及发展[J];辽宁经济;2009年05期
4 史为恒;;大学生使用手机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6年03期
5 于淼;;积极应对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羌松延;;教师健康心态培养策略[J];中小学校长;2013年03期
2 贾小明;黄海艳;汪昱雯;;基于激光协同理论的大学生培养策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周洪;;良好的行为习惯之培养策略[J];才智;2010年19期
4 陶建莉;;浅谈“90后”大学生语言表达的特点及培养策略[J];才智;2011年31期
5 赖世平;;浅谈高年级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18期
6 王守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责任感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4年30期
7 褚晓峰;;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浅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6期
8 巢翠玲;;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年07期
9 杨丽;;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刍议[J];知识窗(教师版);2014年06期
10 赵娟娟;;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吉林教育;2014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刍议翻译素质培养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晓梅;;浅析高中英语课堂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A];2013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范贤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4 张燕飞;;学生数学课堂创新能力培养策略[A];2013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刘贤;;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谭久平;;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策略[A];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张建国;刘峰;姜新;张岩;;关于具有国际竞争力IT人才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8 石保艮;;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作业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A];2013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黄延海;;浅析中职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现状与培养策略[A];全国职教德育教学研究会2012年职业素养内涵与训练研究专辑[C];2012年
10 左占全;;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泰兴市襟江小学 蔡文平;浅谈“数感”的作用及其培养策略[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2 姜堰市仲院中心小学 许小桃;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N];江苏教育报;2011年
3 赣榆县海头镇中心小学 王菲;浅谈中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英山杨柳湾镇白马石小学 尉永耀 陈更新;浅议好教师的培养策略[N];黄冈日报;2011年
5 吴川市第一中学 张康胜;高中生课外练笔兴趣培养策略[N];湛江日报;2011年
6 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吴兴伯;以科研引领发展 靠研究谋求超越[N];铁岭日报;2007年
7 浙江省乐清市乐成镇第三中学 万海瑛;对班级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策略[N];学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芳;四川省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调查分析和培养策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南竹;小学中高段学生习作修改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花雨;中学化学定量观念的内涵和培养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4 黄娟;大学生创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莹莹;小学教学名师的成长规律与培养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贞;高中生数学学习中错题管理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余婵;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建孟;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及其培养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官敏;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评价与培养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孟祥昆;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化学问题意识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17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1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