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7-08-19 01:26

  本文关键词:论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道德责任 道德责任意识培养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的高度融合,人们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所谓的“道德滑坡”、“诚信危机”等等。其实,这是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道德教育未及时跟进的结果。而备受关注的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 本文系统考察了国内外道德责任教育的相关理论资料,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责任意识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探究,旨在将道德责任教育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结合起来考察研究。本文主要围绕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问题,从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应坚持的原则及具体对策措施,以求为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完善高校德育提供有益帮助。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相关概念。该部分从责任到道德责任到道德责任意识,层层递进,从而引出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概念、特征、培养内容及培养的重要性,,尤其是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这是开始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原因。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特点有三个,分别是具有理想追求性、自觉自愿性和非功利性。培养内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对自身道德责任的认知、对家庭的责任的认知、对他人的责任的认知及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第二部分,着重对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文章从大学生自身及现有的培养方式、途径等方面对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现状进行了阐述,相对应的从以上两大方面,主要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四个角度加以分析,具体表现在学校道德责任培养内容陈旧和培养方式的不当、家庭教育的失衡造成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多元化造成的冲击、学生自我认识不够、自我要求降低 第三部分,该部分提出了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培养的原则,这是指导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培养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学生主体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知识传授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原则和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等四个原则。 第四部分,主要是介绍了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培养的主要措施。这是文章的根本目的,即采取具体有效的方法策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改善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现状。具体分别是发挥高校的培养主阵地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创建网络平台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创新培养方式、创建角色体验活动,提高高校教师队伍道德素质;发挥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优化家庭环境,家长主动对子女进行责任教育以及利用社会丰富的资源提供实践机会等等,从这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证,构建起以学校为中心“三位一体”的培养网络。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责任 道德责任意识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目录4-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导言10-15
  • (一) 选题意义10-11
  • 1、 理论意义10-11
  • 2、 现实意义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2、 国外研究现状14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4-15
  • 1、 研究方法14-15
  • 2、 创新之处15
  • 一、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概述15-26
  • (一) 道德责任意识的相关概念15-19
  • 1、 责任15-16
  • 2、 道德责任16-17
  • 3、 道德责任意识17-19
  • (二)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概念及培养内容19-23
  • 1、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概念19-20
  • 2、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内容20-23
  • (三)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23-26
  • 1、 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及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23-24
  • 2、 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24-25
  • 3、 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是高校道德教育发展完善的要求25-26
  • 二、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26-35
  • (一)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总体状况26-28
  • (二)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28-30
  • 1、 大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28-29
  • 2、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29-30
  • (三)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0-35
  • 1、 学校道德责任意识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不当30-32
  • 2、 家庭教育方式的失衡造成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32-33
  • 3、 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多元化造成的冲击33-34
  • 4、 学生自身认识不够、自我要求降低34-35
  • 三、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培养的原则35-38
  • (一) 学生主体性原则35-36
  • (二) 循序渐进原则36
  • (三) 知识传授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原则36-37
  • (四)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37-38
  • 四、 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培养的主要措施38-46
  • (一) 发挥高校的培养主阵地作用38-43
  • 1、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38-39
  • 2、 创建网络平台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39-40
  • 3、 创新培养方式,创建角色体验活动40-41
  • 4、 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41-43
  • (二) 发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43-45
  • 1、 优化家庭环境43-44
  • 2、 家长要主动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44-45
  • (三) 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45-46
  • 1、 高校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45
  • 2、 政府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45-46
  • 结语46-47
  • 注释47-48
  • 参考文献48-5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1-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建敏;;道德责任的界定及其实现条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2期

2 高湘泽;;道德责任意识建设:现实语境中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突出任务[J];道德与文明;2006年03期

3 程东峰;;关于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2期

4 杨建;仲昭慧;;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的归因与重构[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张惠贞;;论高校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李婷;;我国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缺失问题对策构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7 伍顺华;;论当代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及其培育[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罗道全;关注个性发展: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新视野[J];教育与现代化;2003年02期

9 肖振远;经济转型时期的责任意识[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4期

10 郭金鸿;;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的原则[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07期



本文编号:697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97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5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