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织社会化的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04:23
本文关键词:基于组织社会化的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在文献查阅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影响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组织社会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影响高校新教师的组织社会化内容、组织社会策略和组织社会化结果等,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组织社会化的模型。其次,以山东大学新聘青年教师培训计划、福建师范大学新进教职工培训计划、东北师范大学新入职教师教育培训等案例对我国目前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并以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的新入职教师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新教师入职教育调查问卷,其中涉及到了新入职教师入职适应情况、入职培训、组织社会化内容、组织社会化策略和组织社会化结果等五个版块方面的问题,并对个别的新入职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和访谈总结,初步得出目前我国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存在着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入职教育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培训内容的不完善和培训形式的单一、缺乏相应的物质和财政支持、导师制的缺失以及高校和教师自身组织社会化策略意识不强的问题。再次,以澳大利亚和美国的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为例,介绍了国外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最后,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入职教育的现状,通过问卷和访谈得到的入职教育方面的问题和国外高校一些成功的经验,从理念认识、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和实施策略这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加强对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规范入职教育政策法规、构建完善的高校新教师入职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入职教育内容和建立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加大对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财政支持、完善导师制以及增强以高校和教师个人为主导的组织社会化策略的实施。
【关键词】:高校新教师 入职教育 组织社会化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5.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4
- 1 研究的背景6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6-7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7-11
- 3.1 国内研究现状7-9
- 3.2 国外研究现状9-11
- 3.3 现有研究的不足11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11-12
- 5 主要研究方法12
- 6 创新点12-14
- 第1章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14-22
- 1.1 基础概念界定14-15
- 1.1.1 高校新教师14
- 1.1.2 入职教育14-15
- 1.1.3 组织社会化15
- 1.2 理论基础15-22
- 1.2.1 高等教育学15-16
- 1.2.2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16-17
- 1.2.3 组织社会化理论17-20
- 1.2.4 成人学习理论20-22
- 第2章 影响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组织社会化因素及模型构建22-29
- 2.1 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组织社会化因素分析22-26
- 2.1.1 组织社会化内容22-24
- 2.1.2 组织社会化策略24-26
- 2.1.3 组织社会化结果26
- 2.2 基于组织社会化的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模型构建26-29
- 第3章 我国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9-47
- 3.1 国内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29-31
- 3.2 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存在的问题31-47
- 3.2.1 调查设计和数据分析31-42
- 3.2.2 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42-47
- 第4章 国外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典型案例及经验分析47-56
- 4.1 澳大利亚的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47-51
- 4.1.1 澳大利亚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发展47
- 4.1.2 澳大利亚在新教师入职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新南威尔士州为例47-48
- 4.1.3 启示48-51
- 4.2 美国的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51-54
- 4.2.1 美国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发展51-52
- 4.2.2 美国的初任教师入职指导计划的成功经验—以美国的康涅狄格州为例52-53
- 4.2.3 启示53-54
- 4.3 小结54-56
- 第5章 基于组织社会化的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对策及建议56-63
- 5.1 理念认识层面56-57
- 5.1.1 加强对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56
- 5.1.2 加强对高校教师入职教育政策法规的规范和实施56-57
- 5.2 制度建设层面57-58
- 5.2.1 构建完善的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管理机制57
- 5.2.2 构建完善的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评价考核机制57-58
- 5.3 环境建设层面58-61
- 5.3.1 完善入职教育培训内容,建立多元化的培训形式58-59
- 5.3.2 加大对高校入职教育的财政支持59-60
- 5.3.3 完善导师制60-61
- 5.4 实施策略层面61-63
- 5.4.1 增强以高校为主导的组织社会化策略的运用和实施61
- 5.4.2 增强以教师个人为主导的组织社会化策略的实施61-63
-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6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7-68
- 附录68-71
- 致谢7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笑岩;;美国佐治亚州新教师入职引导研究[J];中国教师;2009年23期
2 唐习华;;加强高校新教师入职初期的职业生涯管理[J];江苏高教;2009年06期
3 侯会美;李洪栋;;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护理研究;2009年16期
4 侯会美;李洪栋;;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02期
5 马华维;;教师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构探索[J];应用心理学;2008年02期
6 刘明霞;李森;;国外新教师入职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7 张军华;;高校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出路[J];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8 王杨;;论初任教师入职引导的意义及其途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王海东;;美国当代成人学习理论述评[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1期
10 徐莉莉;;澳大利亚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发展动力及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10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1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