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去向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去向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毕业生 就业单位去向 层次分析法 主观因素量化决策
【摘要】:文章将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去向的主观因素进行数量化,针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单位选择的个人因素和就业单位因素,依据其特点与当前经济状况的关系,确定了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中外合资/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等就业单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去向选择中所占的比重,并依次提出建议。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单位去向 层次分析法 主观因素量化决策
【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2160)
【分类号】:G647.38
【正文快照】: 1 AHP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决策方法,本文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综合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去向选择”的因素,较好地比较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根据实际情况,把五个要素均划分为5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峰;孙百才;;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研究:2003—2011[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吴君槐;;论社会保障水平对大学生就业去向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2期
3 孙宝成;李井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SWOT分析——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陆雪;任春阳;;根据DMP模型分析中国就业问题[J];时代金融;2014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晓英;;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就业的影响[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12期
2 刘晓英;;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就业的影响[J];发展研究;2009年10期
3 董金权;苏国红;;大学生就业难:一个社会学的审视[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03期
4 马圳炜;;“大学生就业难”破解新视角[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冯智恩;;高校就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11期
6 刘晓英;;我国就业模式的演变[J];江苏商论;2009年07期
7 齐建;;浅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8 刘璞;;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新远见;2010年08期
9 周奎君;;浅析社会保障与大学生创业的关系[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迪;促进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府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晋;河北省青年创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王菲菲;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考公务员热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晓;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雪;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佳平;大学生择业中的公务员热现象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7 蒲冠州;我国石油行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钱云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傅宁;金融危机下促进青年就业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王作宝;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维和;对口与适应——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关系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2 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3 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4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赖德胜;孟大虎;李长安;田永坡;;中国就业政策评价:1998-2008[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李小琼;;DMP模型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应用性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苏治;张景贺;黄向前;;从“搜寻理论”到“失业”释解与政府经济对策[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8 薛丽培;;转型期中国就业政策的效果评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9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10 孙志军;;高校扩招使得个体就业状况更糟糕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晶慧;兰松;牛聪健;;假中介的协议无效[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4年06期
2 庞国明;广州毕业生专业不对口跳槽无须交违约金[J];中国人才;2002年11期
3 任晓时;;迫在眉睫的养老问题[J];新华航空;2007年10期
4 曹俊;;基于本单位近五年毕业生与就业单位跟踪调查报告看“4+1”生涯规划模式的“对路”实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8期
5 ;闯海归来[J];中国储运;1994年02期
6 孙江林;;面试中如何扬长避短[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1年1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林芝;王志军;;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心理特点及辅导[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旭云邋姜木金;被征地农民越来越关注社会保障问题[N];镇江日报;2008年
2 记者 赵改荣;技能培训为农村劳动力找出路[N];新乡日报;2010年
3 记者 关健;省林业卫校走订单式育才之路[N];佳木斯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柳桂华;为贫困农民系上“金钥匙”[N];广元日报;2007年
5 记者 顾晓萍;我省2005毕业生就业政策解读[N];石家庄日报;2005年
6 ;大学生就业指导(未完待续)[N];解放日报;2000年
7 通讯员 张兆方;培训 就业 维权[N];酒泉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宋全政;山东积极调整毕业生就业政策[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黄云霞 覃智莉;石阡抓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N];铜仁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姜明 本报通讯员 平扬;9成大学生愿参加社会实践 8成大一新生渴望体验职场[N];工人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759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5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