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探析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实践 实践教育 社会实践教育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
【摘要】:本文从目前学界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界定的几种具有代表性观点出发,认为明细其上位概念、学科立场以及历史文化语境在界析概念时至关重要。基于此,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一种具有鲜明教育属性、以学生习得直接经验与即时信息内容为主体,以形塑大学生价值观与综合素质养成为目的,并与理论教育相辅相成的学习活动。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实践 实践教育 社会实践教育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概念界定是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及核心问题。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看似早已被人熟知掌握,然真正进入学理的考证分析进而阐释其质的规定性却面临着复杂丰富甚至艰难的局面。本文基于学术界已有成果尝试提出对这一概念的自我界定。一、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01期
2 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3 郭元祥;;论实践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社会力量“办学自主权”之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周文昌;;新时期高校教学设计与教学管理探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3 徐云飞;;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才智;2009年19期
4 汪元榜;;构建和完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机制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汪元榜;;安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及其改革对策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李丁;;成人教育应成为全民教育[J];成人教育;2010年12期
7 李丁;;论成人教育:仅以义务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1年03期
8 苏惠莲;;初中数学活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6期
9 赵静;;广告设计专业“四维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毛志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焦玉国;;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焦玉国;耿桂红;宋志民;;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3 弭金玲;;从理念认同、模式构建走向科学教育设计——天津中学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三部曲[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宋晓辉;;在校外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赵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生活化初探[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丽娟;;挖掘地域资源,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王丽娟;;挖掘地域资源,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炎清;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谢世杰;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耀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培春;西南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峻峰;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俞海洛;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浙江大学;2005年
9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宪杰;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孙梅华;活动化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文群;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宏;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昀;思想政治发展性课堂评价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炜娟;文言文活动教学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庆守;实践教育的历史反思与现行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敖丽娜;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魏丹丹;新课程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明;基于Moodle平台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继瑞;;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2期
2 尹德树;;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武铁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J];学理论;2009年02期
4 蔡钊利;论实践教学[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胡树祥;吴满意;;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的新界定[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02期
6 王仕民;;简论马克思的实践范畴[J];哲学研究;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笑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与未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18期
2 吕明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5年03期
3 屈善孝;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0期
4 施益华;;浅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的有机结合[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谭国强;程国山;石媚山;郑晓堂;吴丽萍;;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的研究[J];甘肃农业;2006年04期
6 于红;林凌斌;;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六对关系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4期
7 邹富发;杨卫平;;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浅析[J];科技资讯;2006年26期
8 陈红球;李发吉;;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收益[J];柳州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9 郭东敏;王美霞;;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榆林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林木明;;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的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惠青;简峗峗;;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2)——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能力建设研究[C];2011年
2 王文杰;董静;李振兴;;浅析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3 欧阳峰;;贵州省档案馆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探索与思考[A];贵州省档案局、贵州省档案学会“纪念贵州省档案馆成立5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何伟;侯明;刘江;高东英;冯岩;;首都无偿献血践行志愿服务[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5 王秉楠;;结合专业教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潇怡 朱伟光 练玉春;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讨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6年
2 本报实习生 陈仕艳;大学生社会实践“缩水”之忧[N];工人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冯芸 本报通讯员 姚静;大学生社会实践亟待拓展创新[N];河南日报;2011年
4 徐瑞哲;暑期实践别“宏大叙事”[N];解放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陈道龙;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变味了[N];新华日报;2012年
6 记者 单憬岗 陈平;鹦哥岭成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N];海南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张鹏;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再“孤军奋战”[N];文汇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崔志坚;多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捧捧场[N];光明日报;2014年
9 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孙家学;着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翁志军;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建立科学的保证体系[N];科技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艳兰;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闪茜菁;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余家鹏;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4 薛翠翠;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李长松;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林国庆;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兰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小娟;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国志;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禄;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比较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96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9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