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流派与师承教育是中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模式
本文关键词:中医学术流派与师承教育是中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模式
【摘要】:中医学术流派与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独特的文化与学术现象。这是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生存与发展方式,是中医学术创新的平台,人才培养的土壤。现代中医院校教育具有规模大的优势,但亦淡化了中医学的学派与流派特色。应该根据中医学的发展规律与人才成长特点,保护其生存环境,拓展其发展空间,把中医流派研究和师承教育作为院校教育的补充,作为学科建设、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医学术流派 中医师承 现代中医教育
【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资助项目(2009)~~
【分类号】:R-4;G642
【正文快照】: 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形成了系统的学术理论,亦产生了众多著名医家,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并通过师承、私淑得以传承。在学术流派的传承与争鸣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凝练学说,成为中医学理论与学术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回顾对于中医学术流派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玉华;自拟苦辛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体会[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6期
2 黄辉;;新安医药学家汪昂(三)[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2期
3 李滨;对李杲内伤热病论阴火元气说之我见[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4 董建华,马朋人;中医对脑与心理关系的认识[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5 郑日新;新安郑氏喉科医学述略[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刘德胜;储全根;董妍妍;盛明旭;;《太极图说》对孙一奎命门学说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许国敏;张横柳;;仲景伤寒经典著述源流探微[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杨奕望;陈丽云;吴鸿洲;;揆度求奇恒 黄溪无止境——黄山名士陈无咎医学思想撷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9 刘宁;李文刚;;论温疫学说的历史沿革与发展[J];北京中医;2005年06期
10 于晓;武冰;严季澜;;简述《华氏中藏经》之学术价值及影响[J];北京中医药;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奕望;吴鸿洲;;中西医汇通,第一家之争[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凯先;陆金根;郭修田;;中西医结合发展思考[A];全国中西医结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傅振强;陶景如;;两黄汤治疗复发性口疮40例[A];’98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8年
4 司徒桦;;寒药致咳——浅谈治疗小儿咳嗽滥用寒凉之弊[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郑洪;;中医地域医学研究刍论[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任宏丽;段逸山;刘庆宇;;近代中西医论争乱局下的《伤寒》经典诠释——以《神州国医学报》为例[A];第二十一次中医经典文本及医古文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谢娟;李赛美;;试论现代寒温融合学派的现状[A];中医学术流派菁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灿东;俞洁;甘慧娟;杨朝阳;;中西医病证结合研究应重视的几个问题[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李振良;欧阳志远;李肖峰;;中西医学互补的哲学基础[A];“科学发展观与建设沿海强省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国栋;李金田;蒲朝晖;雷鹏举;闫振录;刘喜平;杨波;李强;;伏羲中医中药学文化传承脉络探讨[A];2014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稿约[J];中医文献杂志;2011年01期
2 ;第三次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征文[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5期
3 ;第三次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征文通知[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6期
4 ;第三次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征文通知[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5 ;第3次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征文通知[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宋咏梅;王振国;刘更生;;关于当代中医学术流派评价的几点认识[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7期
7 蒋宏杰 ;吴成海;;全国第三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召开[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年09期
8 ;全国第三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在黄山隆重召开[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1期
9 朱音;;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医药文化;2012年01期
10 宋咏梅;张莹;;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建议[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音;;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庆其;;不要忽视从文化传承研究中医学术流派[A];中医学术流派菁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宋咏梅;;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现状[A];中医学术流派菁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郑日新;;中医学术流派工作感悟[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九届学术交流会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姜德友;常存库;王磊;常佳怡;;龙江医派形成与发展[A];中医学术流派菁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莹莹;杨金生;;对中医学术流派与传承的若干思考[A];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姜德友;高雪;常存库;;龙江医派创始人高仲山[A];中医学术流派菁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符友丰;;中医源流的系统信息研究[A];中医学术流派菁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爽姿;王勤明;;从易水学派看中医学术流派的社会功能[A];中医学术流派菁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宋咏梅;王振国;刘更生;田思胜;米鹂;张效霞;;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思路与方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颖;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2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王庆其;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应重视文化传承[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3 记者 王泽议;我国启动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中国医药报;2012年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洪净 吴厚新 张欣霞 曾兴水;推进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5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室 宋咏梅 王振国 刘更生;中医学术流派发展面临两大问题[N];健康报;2013年
6 刘燕玲;大多数中医流派已经消失[N];健康报;2006年
7 记者 蒋宏杰 吴成海;全国第三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召开[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8 上海中医药大学 王庆其;从文化传承研究中医学术流派[N];健康报;2013年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洪净 张欣霞 曾兴水;推进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10 供稿 楼绍来;第三届海派中医论坛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峰会在沪举行[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本文编号:997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9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