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家长教育观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日家长教育观的比较研究
【摘要】:对中日育儿进行比较研究,对促进两国深入了解和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中日两国1 219名家长的教育观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日家长的儿童观比较接近,都希望将孩子培养成心地善良、关心别人、健康结实的孩子,但中国的家长更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获得文化知识,学会与人打交道;在孩子之间发生纠纷时的介入方法方面,中日家长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中国家长会把孩子带走以避开纠纷。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学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中日家长 教育观 儿童观
【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中日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师教育行为之间关系的跨文化研究”(SGH12511)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目前,中国和日本都普遍存在着独生子女和少子化的现象。近年来,围绕中日间育儿的比较研究成果有很多,这对彼此深入了解和理解本国与邻国文化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从已有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中日家长的教育观有所不同,与日本家长相比,中国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待要远远高于日本[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帼眉;何大慧;;家长的儿童观[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1994年05期
2 张其龙;;柏特森教授印象(续)[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9年06期
3 徐炯权;岳悦;;让隔代教育成为特色教育[J];家庭与家教;2006年06期
4 陈金菊;;家长如何帮助儿童提高媒介素养[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06期
5 罗慧;第一家庭与女儿的成长——读《建造孩子快乐的家园》和《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Z1期
6 上官子木;;教育观与儿童心理健康[J];父母必读;1993年06期
7 周晓顺;;树立正确儿童观——访武汉市教育专家王蓬教授[J];现代家教;1999年04期
8 陈芸;路世丽;;隔代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J];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16期
9 张永;农民家庭教育观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1期
10 郑建仁;市县级电大所面临的紧迫课题——转变教育观念[J];天津电大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金梅;;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宏;;帮助您的孩子顺利步入小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张宏;;帮助您的孩子顺利步入小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4 周方;任筱泉;陈萍;杨珊;米莹;杨晓红;;幼儿家长期望调查研究[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四届全国学术论文报告会暨基因科学高峰论坛论文专辑[C];2008年
5 施建霞;;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语言的影响[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吴绮薇;;试论幼儿园健聋合一办园特色的建设[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程萃文;;儒家的家庭养成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高文军;;学生杨某骂人行为问题分析与矫正[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田景正;;陈鹤琴论父母的素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蔡玲俐;;培养自尊心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雪;多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 魏菱;“如果……那么……”[N];健康报;2008年
3 柯杨;省内首家公办盲聋哑幼儿园[N];河南日报;2007年
4 记者 仇逸 俞菀;“惩戒”教育观有理?[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方英权 刘燕;浅谈智障幼儿教育[N];商洛日报;2007年
6 孙亚斐;小学提前上对孩子成长弊大于利[N];兰州日报;2008年
7 俞丽虹 实习生:钱晨yN;天价培训班:凭啥这么贵?[N];经济参考报;2006年
8 刘若鸿邋实习生 刘苏;代沟引发育儿“冲突”[N];徐州日报;2007年
9 李先秋;孩子“打架”家长不要瞎掺和[N];深圳特区报;2006年
10 赵广泉;会分享的孩子更快乐[N];健康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蕾;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丽琼;幼儿父母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成莉;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家长内隐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高军;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多元智力倾向性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4 赵婷婷;幼儿期亲子关系的类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琴;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课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6 谭雪莲;幼儿园智力落后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晓红;家庭教育中的儿童赏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丽霞;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菲菲;东西部两城市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焦晓玲;学前儿童父母教育素质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31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03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