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会议预告
本文关键词:国际学术会议预告
更多相关文章: 诺贝尔文学奖 东方文化 泰戈尔 主导地位 西方文化 中国作家 莫言 文化格局 话语权 国际学术研讨会
【摘要】:正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2013年,恰是印度文豪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100周年。在西方文化话语权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文化格局中,
【分类号】:+
【正文快照】: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2013年,恰是印度文豪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100周年。在西方文化话语权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泰戈尔、莫言等亚洲作家作为东方文化和文明的代表,通过诺贝尔文学奖这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将东方文化推向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梅;;历史的契机 文化的融通——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因探寻[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章子明;;人生的赞美歌——泰尔戈散文诗选评[J];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04期
3 舒云;老舍为什么没领到诺贝文学奖[J];科技文萃;1995年02期
4 吴晓玲;;走近泰戈尔[J];语文新圃;2003年06期
5 班固志;刘建;;季羡林与泰戈尔[J];南亚研究;2008年01期
6 唐晓群;;东方文学大师——泰戈尔[J];英语知识;2008年11期
7 罗明洲;;诺贝尔文学奖的数字学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8 邓超;;我心目中的泰戈尔[J];广东第二课堂(中学生阅读);2010年09期
9 李福祥;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世界文学的最高荣誉[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4期
10 羽清雪;;无缘的书[J];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善洁;;大江健三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启示[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邓牛顿;;对泰戈尔的崇仰与抛别[A];郭沫若与东西方文化[C];1997年
3 宋炳辉;;从泰戈尔的两次访沪看其对中国新文学的意义[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罗晓云;;手中的鸟——析莫里森《宠儿》中的环境描写[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5 曹志明;郭丽萍;;大江健三郎与其初期作品[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杨子迪;;李鹏总理会见外国和台港学者 他说,研究东方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颇有意义[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民;;六十年散不尽的烽烟[A];万里长城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8 陈志江;;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永志;;论泰戈尔对郭沫若诗歌创作的影响[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8年
10 魏建;;泰戈尔究竟怎样影响了郭沫若[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伦敦记者 郭林;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获诺贝尔文学奖[N];光明日报;2008年
2 杨振同;谁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耶利内克[N];深圳商报;2004年
3 本报驻安卡拉记者站 孙晓敏 李玉东;发现表达文化冲突与交融的新符号[N];光明日报;2006年
4 特约评论员 陈永杰;诺贝尔文学奖:将世界思潮引向何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张颐武;“盲点”的焦虑[N];北京日报;2002年
6 李雅宁;诺贝尔文学奖商机巧把握[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王杨;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N];文艺报;2008年
8 记者 蒲荔子;德女作家赫塔·米勒获诺贝尔文学奖[N];南方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姚贞;诺贝尔文学奖——图书市场的“点金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10 王理行;诺贝尔文学奖与文学的悲哀[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羽;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侯传文;话语转型与诗学对话[D];四川大学;2004年
3 詹春花;黑塞与东方[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金云;论泰戈尔思想和文学创作中的宗教元素[D];复旦大学;2009年
5 王敬慧;永远的异乡客[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于均刚;武学道艺发微[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唐晓云;用自己的声音言说[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文斌;泰戈尔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玲;索尔·贝娄主要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受害特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高明;西安东岳庙壁画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金;2001-2009诺贝尔文学奖分析[D];河南大学;2010年
2 王慧;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的人际探讨—评价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曾琼;试论泰戈尔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思想内涵[D];湘潭大学;2004年
4 朱信华;通往“理想主义”的文学之旅[D];暨南大学;2008年
5 董燕静;泰戈尔来华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6 周骅;论泰戈尔的象征剧[D];湘潭大学;2004年
7 尹锡南;泰戈尔的文明观及其在东西方的反响[D];四川大学;2002年
8 何真;论达里奥·福喜剧的特点[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9 王坤宇;国内《吉檀迦利》研究的困境及新的研究范式的垦殖[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10 朱美娟;身份界定与文化融合[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44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24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