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残障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高等特殊教育学院254名残障大学生就业观现状的调查,分析影响残障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从个人努力、学校作为和社会支持等角度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高校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2010SJD880092)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7.38;G769.2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残疾人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我国目前在校残障大学生近万人,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后与健全人一样有了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但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及其他因素,残障大学生的就业仍困难重重。“就业是民生之本”,残障大学生是宝贵的社会资源,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美琴;陈昱;赵长征;;影响江苏省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就业因素原因之分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张桂书;;对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8期
3 孙峰;;浅谈大学生就业政策新举措[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4 袁婧娟;苏蕾;;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5 宋海霞;刘斌;;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7期
6 孙德超;宋瑞鲁;;大学生就业新政问题研究述评[J];经济纵横;2011年07期
7 刘新英;;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8 蔡云龙;;高校如何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指导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吕西忠;;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0期
10 刘远柱;;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思考——以大学生村官为例[J];黑河学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金梅;胡冬梅;张楠;;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吴庆;;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现实定位及具体类型[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3 孙孝文;张安富;但练;陈志伟;;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政策因子分析[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金立峰;;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5 石国亮;;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建构[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6 李冰峰;李放;刘玉莲;陈丽梅;;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浅析[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制度分析[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8 张蕾;;关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孙祥;庆承松;;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成因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10 郭辉;苏萌;李蔓荻;;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与调适[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建;促就业政策令毕业生心动[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2 ;北京市毕业生6大“就业政策”[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3 记者 于童;我市继续实施就业政策援企稳岗[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4 本报通讯员 许小龙;神木出台就业政策多渠道招聘大学生[N];榆林日报;2010年
5 实习生 于娜 记者 金姝;落实就业政策 改善服务环境[N];吉林日报;2010年
6 记者 罗昆娅;优先录取贫困家庭毕业生[N];昆明日报;2008年
7 记者 宗河;以更大力度全面落实就业政策[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马效军;我省调整师范类就业政策[N];甘肃日报;2003年
9 记者 黎铁桥 实习生 吕婷;初次创业一次性获补5000元[N];长沙晚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史勇辉 马耀平 王红;隰县22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基层上岗[N];临汾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宇彤;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悦;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陈小能;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骐;基于就业目标的硕士研究生职前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元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张雪;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彭霞;大学生就业政策在独立学院学生就业中的执行偏差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奉海英;大学生就业政策及保障体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宁;我国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杨歌舞;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50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250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