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人教育与农民工“城市性”的提升
本文关键词:论成人教育与农民工“城市性”的提升
【摘要】:农民工流动到城市,必须养成"城市性"才能适应城市。而其城市适应过程中却面临着"城市性"不足的问题:经济适应不良、社会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不良。成人教育在破解农民工城市适应难题、提升其"城市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是提升农民工"城市性"的利器。应着力发挥成人教育的再社会化功能,提升农民工的城市性,促进其城市适应。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农民工的学习行为与城市适应力研究”(GKA113012)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之学习行为研究——基于若干农民工的个案分析”(11YJC880014)
【分类号】:G720
【正文快照】: 适应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我国大批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由于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使他们成为农民工。从农村移动到城市,经历的主要是空间的转换,但流动之后他们要面对更多的是对城市的适应。只有对城市适应了,农民工才能在城市生存下来,才会融入城市,真正成为城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05期
2 符平;江立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局限与突破[J];调研世界;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立华;农民工的权利缺失与维权机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符平;江立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局限与突破[J];调研世界;2007年06期
3 李珂;;论劳动关系状况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约[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魏立华;阎小培;;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以珠江三角洲诸城市为例[J];管理世界;2005年08期
5 顾高英,朱孔芳;征地农转非居民的社区服务需求实证调研——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胡艳辉;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三德”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7 江立华;胡杰成;;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地位的边缘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吴振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模式选择及其原因探析[J];理论与改革;2005年05期
9 胡平;简析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实现途径[J];农村经济;2005年05期
10 米庆成;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J];青年研究;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萍;;我国农民工的城市适应[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志海;农民进城[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牟新云;基于需要理论的进城农民工行为分析与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熊彩云;农民工定居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君勇;农民工在城市的适应状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罗忆源;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艳;农民工的职业适应水平及其影响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朱秋莲;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制度社会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了;文化排斥情境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杰成;社会排斥与生活适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郑悦;当代中国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炜;社会资本与进城农民的社会融入[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慧琪;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许灵;农民流动与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变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裕海;论跨文化适应的可能性及其内在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陈慧;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李伟东;对北京外来工的权利保护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王琳;吴清军;夏国锋;;我国青年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楼一峰;终身学习的本质:提升成人的学习力[J];成人教育;2004年11期
6 崔铭香;;成人高教“普教化”改革:“回归自身”[J];成人教育;2007年10期
7 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符平;;漂泊与抗争: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J];调研世界;2006年09期
9 傅慧芳;;青年农民工价值观的矛盾透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马桂萍;农民工培训的制约因素及突破思路[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晓义;“情境—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徐改;成功职业女性的生涯发展与性别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宋艳;进城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牟新云;基于需要理论的进城农民工行为分析与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铭香;我国成人高教“普教化”问题的反思与改革[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润清;女性创业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贾凡;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学习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邓晓丽;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6 潘冬宁;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态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朝雷;李雪;;农民工教育与培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2 岳素梅;王静静;朱新玉;;农民工培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种业导刊;2011年06期
3 莫有;;盘锦市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J];中国培训;2011年08期
4 宓现义;;新时期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研究[J];成人教育;2011年07期
5 赵艳萍;吴子国;韩新宝;;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21期
6 唐踔;;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1年19期
7 唐踔;;近年来我国农民工继续教育研究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8 张伟;靳瑞彬;;生计教育理念下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思考——以重庆市为例[J];成人教育;2011年07期
9 黄树彬;黄敏;;粤西地区农民工继续教育成效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10 衣艳辉;刘鹏;;关于农民工在职培训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瑛辉;;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几点想法[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鄢奋;;和谐社会建设中农民工培训的现实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培明;张智敏;;影响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因素分析——对武汉市的调查[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李明华;;新国富论:农民工教育发展是基本的国家利益,是中国未来的国富源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5 丁小浩;范皑皑;;进城务工人员继续教育与培训中的志愿者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余立明;何辉;;农民工培训现状与对策[A];《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7 唐国福;;浅析农民工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问题[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夏丹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经济学分析及政策选择[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安雅丽;;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河北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10 黄焕山;;论民工教育的特殊性[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冯艳;今年将完成2万名农民工资质培训[N];经济信息时报;2005年
2 记者 鲁振虎;免费培训乐了农民工[N];开封日报;2005年
3 李艳 程倩;农民工:急待破解“培训难”[N];农民日报;2005年
4 王雪妍 曹茸 本报记者 师晓京;让更多的农民工享受阳光[N];农民日报;2005年
5 记者 周秋英;2.45万农民工受惠“阳光工程”[N];上饶日报;2005年
6 拓玲;我市5700名农民工将参训[N];西安日报;2008年
7 记者 陈钧;重庆农民工培训基地昨日落成[N];重庆日报;2008年
8 记者 黄尤波;万名农民工同上安全培训课[N];东莞日报;2008年
9 记者 田薇;返乡农民工兴起培训热[N];常德日报;2008年
10 记者 京季;1605万元投向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N];青海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琳;县域农民职业培训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米振超;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李会娟;不同居住点农民工教育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蔡青;企业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窦青;制约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邓晓丽;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7 蔡文;农民工教育培训[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淑娟;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多元合作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9 朱海雅;农民工职业倾向与继续教育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尚昆仑;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农民工培训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54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254096.html